【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二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人教(部编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二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人教(部编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为让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习作能力,统编教材突破了传统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专门编写了两种特殊形式的单元:1.阅读策略单元。以阅读策略为主线,以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能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2.习作单元。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突出习作能力的重点,编写独立的习作单元。

为克服学生在阅读中不能自发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效率低下,统编教科书选取了四种最基本的阅读策略,编写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为主要目标的单元。具体安排如下:三上——预测,四上——提问,五上——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上——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单元结构体例与阅读单元基本相似,由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识字写字、课后思考练习题、习作、语文园地(三年级的有口语交际)。与普通阅读单元不同的是,1.人文主题一线不明显;2.以一个阅读策略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把3-4篇课文紧密练习起来,作为一个整个呈现,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高,以突出单元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本册阅读策略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科书通过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正文前的提示,是要求阅读课文时要尝试提问)。课后第二题

通过仿照问题清单,分类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既可以针对课文的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课后练习

2,通过泡泡提示,让学生发

现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泡泡”提示了分类整理的角度,同时也暗示着两

个提问的角度。清单中列举的问题,则以示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怎样的问题是针对局部提的,怎样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另外,题干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和清单中的省略号,还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提问的不足(如很少针对全文提问),再次阅读课文提出更多问题的意图。

第二篇精读课文是《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学习从内容、写法、得到的启示等角度提问。教科书在课文旁边和课文后面呈现了一位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课文旁边的两个问题是针对内容提出的,文后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针对内容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则是从得到的启示角度提出的。编排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旨在引领学生从这些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要结合起来看,同样通过仿照问题清单,分类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内容、写法、得到的启示等角度提问。三个“泡泡”既是在提示分类整理的角度,也是在提示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去提问。清单中列举的问题,也是以示例的方式告诉学生怎样的问题是从课文内容、写法的角度提的,怎样的问题是从得到的启示角度提的。题干中“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清单中的省略号,也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提问的不足(如,很少针对写法提问),再读课文提出更多问题。课后第三题旨在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提问方法进行提问,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第三篇精读课文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学

习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教科书在课文旁边和课文后面也呈现了一位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角度丰富,有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也有从得到的启示角度提出的;有针对局部提出的,也有针对全文提出的。编排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角度提问,提出更多问题。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也要结合起来看,这里让学生仿照问题清单,分类整理提出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这一课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是:阅读时,学习运用批注方法提出问题,明白提出问题的目的,并尝试解决示例问题和整理后的问题。即这一课是指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清单中列举了三个问题,每个问题旁边

都有一句学习伙伴讨论时说的话,引导学生发现就这篇课文的阅读而言,类似于“什么是“程控电话””这样的问题,对理解课文的帮助不大。而像问题二那样指向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以及像问题三那样对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就是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对理解文章是否有帮助,要依据具体的文章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不能把这里举的例子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结论。如,“什么是程控电话””这种针对名词术语提出的问题,只是在这篇文章中对理解没有什么帮助,但如果读的是一篇专门介绍程控电话的文章,这样的问题就是有助于理解的。)

第四篇课文《蝴蝶的家》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这一课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是:能独立提出问题并尝试把问题分类,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这里要注意的是,阅读提示中提到的给问题分类,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分类角度,既可以把问题分成针对课文局部提的和针对全文提的两类,也可以从内容、写法、得到的启示等角度来分分类整理问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提问的不足(如,针对全文或写法提出的问题很少),再读课文提出更多问题。还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最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是指对理解课文有帮

助的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需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问方法的指导上,不能是学了方法,用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教学就结束了,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理解,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所借助的问题,既包括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清单中列举的问题,也包括《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和《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第三题,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是本单元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教学的难点。因为现在是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是生成性的,不像一般的阅读教学那样,从相对客观的文本出发,方便预设,方便操控课堂。那么,如果在课堂上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教课文,需要教师对课文极其熟悉,能迅速判断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哪些问题大同小异可以合并,并迅速思考怎样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科书上编者提出的问题串联起来,又怎样从每个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先在课下备好课,再去上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再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保证阅读的真实性。

2.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是语文学习,所以本单元教学强调教师或学生要筛选出对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