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 二知识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一地理必修一 二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⒊图例(符号),注记(文字,数字) 二、地图上的高度

⒈绝对高度——(海拔) ⒉相对高度——(H-h) ⒊等高线

a.等高线密集——陡 b.等高线稀疏——缓 c.陡崖:

d.山峰:

e.鞍部:

f.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山谷 g.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凸出——山脊 ⒋地形剖面图 ⒌分层设色地图

蓝——水(乳白色——大陆架>-200米) 绿——平原<200米 浅绿浅黄——丘陵 黄——高原

褐——山地、高原

第四章 地壳和地壳运动 一、地球内部圈层 ⒈地壳

化学元素(氧12、硅14)—→矿物—→岩石 山地高原50~70㎞

海 沟 6㎞ 平均厚度17㎞ 陆 地 33㎞

⒉地幔——2900㎞,铁、镁、软流层——岩浆源地 ⒊地核——2900~6371㎞,铁、镍 二、陆地地形 ⒈山地 ⒉丘陵 ⒊高原 ⒋平原 ⒌盆地

三、海底地形 ⒈大陆架 ⒉大陆坡

⒊大洋底

四、地形变化与地质作用 力的来源 表 现 结 果

⒈内力作用

放射性元素蜕变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变质作用 崎岖不平

⒉外力作用

太阳能、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平坦

五、地壳的水平运动与升降运动 ⒈水平运动☆——高大褶皱山系 ⒉升降运动——高低起伏 a.褶皱

b.地堑——谷地、裂谷 c.地垒——山 六、火山 ⒈构造 死 火 山

⒉分类 休眠火山 活 火 山

⒊分布:环太平洋、东非大裂谷、地中海、大西洋 山西大同——死

⒋中国 台湾、新疆——活 东北——休眠 七、地震——波 ⒈岩石圈口天然震动

⒉先上下颠,左右前后摇晃 ⒊有关名词

⒋震级——能量大小

⒌烈度——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⒍影响烈度因素

a.构造地震(火山、陷落) b.震级大小

c.距震中远近 d.震深

e.建筑物强度 ⒎分布

八、板块学说

⒈岩石圈由六大块拼合而成 ⒉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⒊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

⒋板块处在运动中 张裂 ← →裂谷,海洋 相撞 → ←山脉,海沟 九、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⒈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物理

⒉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再破坏 化学 生物

风力搬运——干旱地区(风蚀蘑菇、柱、城堡、沙丘)

⒊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湿润地区(冲击岛、冲积平原、三角洲) 冰川搬运 海浪搬运 风 力

⒋堆积 流 水 分选(有规律) 海 浪

冰 川——无分选 ⒌固结成岩——沉积岩 十、人类活动与地形 ⒈地形是影响人类活动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国—冲积平原—河流

⒉人类改变地形——填海造陆(荷兰、日本……)

第五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天气——短时间 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长时间 天气平均 气温、降水、气压、风 二、气温 ℃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三、气温日变化、年变化 最高——午后2点(14点) ⒈日 变 化

最低——日出前后

最高月 北半球7月(8月) ⒉年 变 化 南半球1月(2月) 最低月 北半球1月(2月) 南半球7月(8月)

四、气温的水平分布

⒈气温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⒉南半球平直,北半球弯曲

⒊一月北半球等温线:大陆上向低纬;海洋上向高纬 七月北半球等温线:大陆上向高纬;海洋上向低纬 ⒋最热不在赤道,北回归线,北非撒哈拉沙漠 冷 北半球——西伯利亚(寒极) 南半球——南极大陆 -89℃(寒极) 五、气温的垂直分布 -0.6℃/100M↑

六、降水(雨、雪、雹);㎜等降水量线 水汽不饱和→饱和 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

⒈类型 午后2点 (热雷雨) a.对流雨 赤道附近 冷锋

b.锋面雨 暖锋

准静止锋——“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岭) c.地形雨——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山腰

d.台风雨——热带低气压——气旋——台风—→强台风(逆) 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夏雨型

a.季节变化 冬雨型 年雨型

b.年际变化

七、气压——大气对下界的压力(百帕) ⒈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反比 ⒉气压与气温的关系——反比

⒊气压与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 ⒋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⒌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向南北位移 1月南移

有些地区一年中交替控制 7月北移 ⒍季风

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气温中心→风 气压带风带位移(亚洲南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