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李珍博士编著 - 野猫笔记大全-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社会保障理论》李珍博士编著 - 野猫笔记大全-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加强社保管理 §2 社会保障的新形式 一、低收入者补助型社会保险

对于特定生活标准以下的低收入者,经过经济情况调查后,符合条件的由政府给予生活补助,受益人不需缴纳保险税费。

澳大利亚、新西兰、匈牙利等 二、社会救助型社会保险

全国儿童福利救助制度。受益儿童父母无须缴费或进行收入调查,只须在国内居住年限和儿童年龄符合条件即可

俄罗斯、日本、英联邦国家、北欧国家等 三、普遍医疗服务型社会保险

对患病者给付现金或向所有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全民免费医疗,费用由政府税收支付。

英国、马来西亚、信息栏、冰岛等 四、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险

规定凡从事工商业劳动的劳动者或雇主,必须按照法定时间和标准,缴纳保险费,待缴费期满或达到规定年限时,将全部保费和应得利息一次退还给劳动者。

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 §3 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保险多样化 二、社会保险范围扩大化 三、社会保险私营化 四、社会保险基金资本化 五、社会保险产业化 六、社会保险一体化

CH3.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流派 与各国实践

§1 社会保障基础概念 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 帕累托改进 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再分配 效用

效用(Utility)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Cardinal &Ordinal

边际效用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通过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的消费导致的效用的增加量。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帕累托改进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如果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换句话说,不可能再改进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公共物品(Public good)是私人物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物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一、非竞争性。

二、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分类 一、 纯公共物品 :

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物品,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 5 -

公共物品的分类 二、准公共物品

亦称为―混合物品‖。这类物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

1. 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2. 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在现实世界中,因受到许多因素,市场无法达到完成竞争、供需的帕累托理想状态。这一现象称为―市场失灵‖。

外部性(Externality)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他人的福祗,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获得回报,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

外部性不包括间接影响,所有只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他人的行为都没有外部性。

收入再分配是指由政府主导的、能引起不同群体间收入转移的分配活动。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2 社会保障理论依据与流派

一、国家干预主义 二、经济自由主义

一、国家干预主义流派

德国新历史学派 福利经济学学派 瑞典学派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新剑桥学派

德国新历史学派 (Sehmoner)

观点: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是公务机关。在进步的文明社会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都理应由国家实现。 政策主张:

1. 国家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2. 国家的法令、法规、法律至上,决定经济发展的进程。 3. 经济问题与伦理道德教养是密切相关的。 4. 劳工问题是德意志帝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5. 国家应通过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以及工厂监督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措施,自上而下地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福利经济学学派 (Pigou)

观点: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增加产出而不减少穷人的绝对份额,或增加穷人的绝对份额而不减少产出时,都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庇古主张政府干预再分配或第二次分配,以增加社会福利。 瑞典学派

理论基础:瑞典学派的―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 政策主张:

1.依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

2. 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人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从而实现收入的平等。 瑞典特色的―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理论: 在政治上保留西方的―民主制度‖ ;

在经济上实行―国有化‖、―福利国家‖(主要是指收入再分配政策,同时主张政府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市场经济‖三者相结合的制度。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Kaynes)

观点: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只有依靠国家干预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在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消

- 6 -

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 观点:

(一)收入分配理论 (二)收人分配调节政策 一、国家干预主义流派

(一)收入分配理论

1.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2.肯定分配论和价值论的联系

新剑桥学派把改善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实行收入均等化,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的、绝对的目标,其他目标均处于从属地位。认为现实社会中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的格局不可能用新古典主义方法打破,而是必须采取以收人再分配为中心目标的社会政策,才能改良现有的分配格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二)收人分配调节政策

1.实行累进的税收制度来改变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状况。

2.实行高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以便消除私人财产的大量集中,抑制社会食利者阶层收入的增加。 3.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培训

4.制定适应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逐步平衡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率来制定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以改变劳动者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向不利方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渐扭转分配的不合理。

德国新历史学派:折中路线

福利经济学学派 :干预再分配提高边际效用

瑞典学派: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累进税

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 提高有效需求,收入均等化

经济自由主义流派

供给学派:刺激总供给 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类型分析 包括四大类型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英国、瑞典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美国、德国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苏联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智利、新加坡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特点

由政府负责,全民高福利为主要特征

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 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社会保障支出由国家税收解决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特点

保障对象是―有选择性‖的而非全民,它提供的保障水平也较低,强调的是保障而不是高福利。

企业、个人和政府都是责任主体,在不同的项目中各有不同的角色:在社会保险中,主要缴税(费)人为企业和个人,政府只是最后责任人的角色;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制度中,政府是最主要的责任人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特点

强调国家的责任,保障的对象是国有经济部门的雇员,保险费由单位负担,各种社会保险项目由统一的组织机构经办。

缴费的是企业(或单位),但最终的所有权人、责任人仍然是国家。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特点

不具有再分配的性质,也不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给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而不是社会保障计划的承诺。

Funded plan vs PAYGO DB vs DC

CH4.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实践

§1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一)思想渊源 (二)旧福利经济学

(一)思想渊源 庇古 1920《福利经济学》 经济思想渊源

- 7 -

亚当斯密《国富论》:

个人利己主义(人性-交换-分工) 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机制

观点:资源有效配置来自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其中商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当每一个生产者出资自利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每一个消费者处于自利动机追求效用最大化时,整个经济将是有效的。

亚当斯密对政府责任的观点:应支持市场 保护社会,设立司法,公共事业

庇古对政府责任的观点:干预分配 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分配并使收入均等化 [英] 改良主义经济学家霍布森

―最大社会福利‖―非生产性剩余‖―国家社会主义‖

3. 哲学思想渊源 Bentham

边沁功利主义哲学 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公共利益 个人追求私利是正当的,政府应当自由放任

James Mill: 功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折衷 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能够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结合‖ ―资产阶级私利不利于给劳动者带来幸福‖ (二)旧福利经济学 庇古的社会福利观点:

经济福利由效用构成,而效用可以通过商品价格尺度进行计量,因此在货币尺度下,

社会总效用=经济福利=国民收入

福利经济学研究主题和社会福利检验标志: 国民收入的极大化、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 a

庇古的社会福利观点:

凡是能增加国民收入总量而不见少穷人的绝对份额,或增加穷人绝对份额而不影响国民收入总量,都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进。

2. 庇古社会福利观点的重要贡献: ①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边际私人净产品=边际社会净产品 ②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 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均等化 ③确立了外部性理论

自由竞争导致外部性,只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干预方可消除外部性

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一)序数效用论

(二)帕累托最优原理的发展和完善 (三)补偿原理

(四)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五)相对福利论 (六)次优理论

(一)序数效用论

帕累托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由于偏好差异,不同消费者的 效用不能比较,因此追求达到 最大满足的途径不是达到最大 效用的总量,而是达到本人最 高的满足水平,即最高的无差异 曲线

(二)帕累托最优原理的发展和完善

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最大福利的内容是经济效率,而不是收入的均等分配。资源达到最适度配置时,经济才有效率,才能达到最大社会福利。

帕累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者之间商品的最优配置 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之间边际替代率必须相同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者之间投入的最优配置 任意两个生产者,任意两种商品之间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同

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