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书(终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xxx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书(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xxx设计研发中心

无梁的平板式筏基。

4.3.4.5、地下水位的取值需与勘察单位详细研究确定,并参考其他临近地块的

勘察资料及地区规定取值,要保证地下水位取值的经济、合理性。

4.3.4.6、设计应注明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使用范围为底板、顶板和外墙,地下

室砼抗渗等级如无特殊计算需要均采用P6。

4.3.4.7、地下室顶板(主塔楼及其影响范围以外普通楼板部分)拉通筋按0.25%

控制,配筋不足处另附加短筋补足。地下室-1层及以下楼层板(普通楼板部分,底板除外)钢筋不要双层双向拉通。 4.3.5、墙柱

4.3.5.1、首层墙柱平面图中应标注沉降观测点。 4.3.5.2、 剪力墙布置时尽量采用普通剪力墙,减少剪力墙小墙垛的数量和长度,尽量不采用短肢剪力墙构件和短肢剪力墙结构;墙柱布置间距、数量、

长度应合适,墙柱轴压比尽可能与规范接近,避免因墙柱过密过长而造成浪费。

4.3.5.3、剪力墙及框架柱在底部区域应尽量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以减少剪力

墙、框架柱的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

4.3.5.4、施工图设计过程图及最终版电子图中,应在图中注明各暗柱、框架柱

等竖向构件的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供甲方审查。此配筋量及配筋率在校审图中表示,正式对外出图不表示。

4.3.5.5、除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剪力墙楼层位置和地下室砼墙体楼层位置不设

置暗梁。

4.3.5.6、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筋可取低至φ8@200布置。

4.3.5.7、剪力墙边缘构件除周圈采用闭合箍筋外,其余应采用单肢箍筋,墙体

拉结筋为加强区采用直径φ6,隔一拉一 ,其它标准层采用φ6—600。

4.3.5.8、构造配筋的框架柱宜采用角部钢筋直径大中部钢筋直径小的配筋方式

节约钢筋面积。

4.3.5.9、非抗震区域剪力墙设构造边缘构件时,加强区箍筋为φ6@200, 其他区

域箍筋为φ6@250。

4.3.5.10、柱配筋为构造配筋时,截面大小应以轴压比控制,不应加大。

4.3.5.11、填充墙构造柱的具体平面位置(可与建筑相商)标注于建筑图上,结

构配合出配筋大样。

4.3.5.12、一些尺寸较小的填充墙垛(尺寸小于200时),预留水平拉结筋,可采用现场二次浇注。

4.3.5.13、塔楼投影范围内地下二层及往下各层的剪力墙,不设置剪力墙约束暗

柱,仅设置构造暗柱;塔楼投影范围外的地下各层一律为构造暗柱。

4.3.5.14、一般情况下,剪力墙加强区内,分布筋可不加强(规范未要求加强)。 4.3.6、梁

4.3.6.1、在楼板跨度不超过3.8米时,且配筋为构造配筋时,局部降板或者隔

墙下不应设梁,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在板底设附加钢筋;在转换

25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xxx设计研发中心

层、地下室顶板等板厚较大的情况下,经验算后,一般情况均不应因

为隔墙而设次梁。

4.3.6.2、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通长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钢筋,不宜大

于218;且不宜大于2根;

4.3.6.3、框架抗震为三、四级时:当框架梁跨度大于4米时,框架梁通长筋采

用2φ12搭接的形式;当框架梁跨度小于4米时,框架梁通长筋采用小直径钢筋,通长筋不宜大于2φ18。

4.3.6.4、次梁应采用架立筋(2φ10)形式配筋;

4.3.6.5、相邻梁支座面筋直径应相同,应尽量拉通设计。

4.3.6.6、为防渗水,卫生间隔墙处做200mm高(相对于结构面)素混凝土反槛,

宽同墙厚,且与梁板一起浇筑。出屋面和露台的墙体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反槛高于建筑完成面150mm,宽同墙厚且与梁板一起浇筑。

4.3.6.7、梁宽度应尽量控制在300mm以内,梁高应尽量控制在550mm以内,当

梁腹板高度小于450时,不配置构造腰筋(除非计算结果需要配置抗扭腰筋)。

4.3.6.8、主次梁相交处以加密箍为优先,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

剪力包络图为依据,不应随意设置,以节省成本及减少施工麻烦。

4.3.6.9、尽量用板底附加钢筋代替小次梁。小次梁截面高度应按计算选取,最

小高度可取250mm(不要一律按400)。

4.3.6.10、梁截面高度受到限制时,可采取变截面高度梁、竖向加腋、水平加腋、加牛腿等措施。

4.3.6.11、梁的配筋不超过计算配筋值的10%,高层梁配筋设计应加强精细化,

根据实际情况,每3-5层至少应划分1个标准层梁配筋图。

4.3.6.12、对于面积较大且跨度较大时(如地下室),次梁的底筋可部分截断,

但至少应保证有两根底部角筋伸入支座。

4.3.6.13、次梁箍筋一般无加密区,但当支座处较大时,可采用局部加密的方式

处理。

4.3.6.14、四级抗震及非抗震区的主梁、次梁箍筋建议首选φ6直径钢筋,计算

需要时可以加大箍筋直径。

4.3.6.15、剪力墙长度≤2LaE时(LaE:梁钢筋锚固长度),梁钢筋在剪力墙范

围内拉通,梁为同一编号。 4.3.6.16、主梁钢筋面积选择可±5.0%:

(1)支座梁面钢筋面积尽量不要+(正); (2)跨中梁底钢筋面积尽量不要-(负)。

(3)次梁钢筋按照结构结果配置即可,不必放大。

(4)悬挑梁作为没有多余约束的静定构件,没有第二道防线,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计算配筋值放大1.2~1.4倍。

4.3.6.17、保证地下室车库及主要通道净高2.3米以上,汽车坡道入口处的的净

高不小于2.4米,如地下室有商业或酒店用途时,汽车坡道入口处净

26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xxx设计研发中心

高及地下室商业部分净高应满足商业或酒店的要求。

4.3.6.18、框架梁应满足梁底距本层建筑标高不小于2300mm,玄关处为2400mm。

当与建筑要求不一致时,应以建筑要求为准,但不宜低于结构要求。

4.3.6.19、建筑外周边的梁底标高宜统一,同时应注意外立面线角高度,并结合

考虑。 4.3.7、楼板

4.3.7.1、楼板负筋不应大面积拉通,但小板块如卫生间、建筑平面薄弱处抗震

需要、突出建筑之外房间抗温度应力需要则属例外。

4.3.7.2、异形板设计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跨度较大的异形板应验算弹塑性下

挠度和裂缝。

4.3.7.3、楼板钢筋的布置原则为密间距、小直径;同时为方便施工,负筋直径

不应小于86直径钢筋,不够时再逐级加大;楼板配筋采用HRB400钢筋,板跨较小的楼板板底构造钢筋,配筋率按0.15%及45ft/fy大值控制; 4.3.7.4、楼板中穿管线不应有大量集中的地方及相互交叉超过3层的情况,否

则应予以加强处理,防止砼开裂。

4.3.7.5、荷载不大时,尽量布置成单向受力板;板跨应按经济板配筋选取

如果需要双层双向拉通配筋时,拉通钢筋的面积尽量小(一般可小于最小配筋率),另附加钢筋的面积尽量大。(钢筋直径相差不得大于2级)。

4.3.7.6、核心筒范围内的双层双向加厚楼板,一般按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最小配筋率.

4.3.8、屋面

4.3.8.1、裙房及塔楼屋面板厚度取≥120mm,面筋按最小配筋率双向拉通,计算

不足处另设置附加筋且间隔放置,底筋可按实际配筋。

4.3.8.2、地下室顶板、屋面(住宅屋面除外)采用结构找坡,节省建筑垫层。 4.3.9、其他(如有与建筑专业要求相抵触的以建筑为准)

4.3.9.1、当本技术标准与地方规范或技术标准有冲突时,可以以地方规范或技

术标准为主。

4.3.9.2、如有与建筑专业要求相抵触的以建筑为准或双方协商处理。 4.3.9.3、过梁:室内门窗等洞口上设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当过梁预留高度小

于150mm时,采用梁下挂板或将梁高度增加。

4.3.9.4、花池:与墙、阳台、楼梯相连处的临空非独立花池侧壁应做混凝土,

不能砖砌。

4.3.9.5、阳露台:阳台边缘至少做150mm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

坎。

4.3.9.6、板面有反梁的处理:车库、屋面、露台等一般板面跨中不设反梁,若

设反梁,则在梁紧贴板面的标高处预留过水洞,并做疏水处理,保证

27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xxx设计研发中心

洞口通畅。

4.3.9.7、地下室上有多栋塔楼时,各塔楼及地下室相对标高应由统一的一个绝

对标高推算。

4.3.9.8、结构楼层标高应与建筑楼层标高分开表示。

五、 设计管理

5.1、设计管理实行过程管理

5.1.1、如甲方有需求,设计院需无条件提供最新过程图纸及计算书(包括电子

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阶段:

5.1.1.1、建筑第一次提资一周内结构提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经甲方审核修改后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5.1.1.2、建筑第二次提资一周~二周内结构提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结构计算书

电子版原始文件,经甲方审核修改后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5.1.1.3、设计院在施工图配筋全面开始前三天应提交一版标准层梁、板、墙柱

配筋图,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结构计算书电子版原始文件供甲方审核,经甲方审核修改后开始全面配筋。

5.1.2、在每一阶段开始前,应向甲方提供该阶段的输入文件,该阶段结束时,

应向甲方提供该阶段的输出文件。文件交流应以书面材料(含传真、电邮)形式进行。

5.1.3、每一阶段结果须经甲方审核通过。

5.1.4、在阶段设计过程中,当出现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而导致诸如结构方案改变、

成本上升等等时,应及时与甲方沟通,以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5.2、 初设及施工图阶段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5.2.1、设计院为本项目编制的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5.2.2、荷载取值,包括面层、墙体等恒活荷载。

5.2.3、建筑方案确定时,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图及尺寸。 5.2.4、计算设计参数(Wmass.out文件前半部分)。

5.2.5、计算输入模板尺寸及荷载图形文件(面荷、线荷、点荷)。

5.2.6、计算宏观指标结果文件:Wmass.out,Wzq.out,Wdisp.out,超配筋信息,

柱地震倾覆弯矩0.2Q0调整系数,各楼层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柱轴压比图形文件,柱底内力图形文件。

5.2.7、天然地基承载力取值及单桩承载力取值。 5.2.8、天然基础沉降计算。

5.2.9、结构计算模型完整电子版及图纸。 5.2.10、其他所有未列出的计算书。

5.3、对以上各阶段内容,设计单位应向甲方提供合理的进度计划,每一阶段内

容完成时,应及时向甲方提供。

5.4、基于本项目的性质和规模,结构方案须通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