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也有发言权\

(二)矛盾律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

公式中的\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过了一会,他又吹嘘他的矛是如何的锐利,说:\吾矛之利,物无不陷\。这时旁人讥讽地问:\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答了。因为,当他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时,实际上是断定了\所有的东西都是不能够刺穿我的盾\这个全称否定命题;而当他说\我的矛可以刺穿任何东西\时,实际上

又断定了\有的东西是能够刺穿我的盾的\这一特称肯定命题。这样,由于他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因而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语言方面看,在遣词造句时,如果把反义词同时赋于同一主语,那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

这种文字上的矛盾也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逻辑矛盾。 我们看下面两个例句: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下面再举例说明。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分析: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1919年,英国着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

这是数学史上着名的\理发师悖论\,请分析这里面包含的逻辑矛盾。

分析: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只有两种情况:不给自己刮,或者给自己刮。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就构成逻辑矛盾。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也是一个逻辑矛盾。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乙和丁的口供矛盾,根据矛盾律,

其中必有一假。四人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甲和丙口供是真的。甲口供真,作案者为丙,加上丙的口供,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丁也是作案者,由此也断定乙和丁中,丁讲假话。

(三)排中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或者非A\。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或者说,如果有人既认为前者是假的,又认为后者也是假的,那么此人的思想就陷入了我们习惯所说的\模棱两可\之中(实际上应该叫做\模棱两不可\。模棱两可是一种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所谓模棱两可,就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回避作出明确的选择,不作明确肯定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下面举例说明。

-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小麦,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小麦。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