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集电视系列片《徽商》解说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七集电视系列片《徽商》解说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想和实学思潮,强调实学实用,强调自身,发展生产,这些思想和明中后期出现的商品经济发展,这是互相呼应的。

程敏政是明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他在家乡建的房子,至今仍然保留着。其中一处厅堂上挂的匾额,?务本堂?三字赫然醒目。在徽州,号称?务本堂?、?敦本堂?的地方并不少见,但是,在扬州也曾经出现过?务本堂?三个字。史料记载,乾隆年间,扬州设立?务本堂?,作为徽州盐商办公、聚会之场所。扬州是徽商的侨寓地,在异域他乡出现?务本堂?这样的名称,的确耐人寻味。这自然让人联想到相似的两幅对联。黟县西递村的一幅对联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而在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中记载,扬州河下老街,也就是徽商的主要聚居区,盐商万雪斋家中有一幅金笺对联写道:?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两幅对联均为二十字,只有三个字不同,但总体的意思却无二致,强调的是读书、耕田、营商。?耕田?是?务本?,?营商?实际上也是?务本?或?敦本?。或许,上述这两幅对联正可作?务本?二字的一个注脚。

〖采访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显清

在徽商里面,在明后期进步思想是有反映的,比如说关于本末观,本是什么,农业为本了,工商为末,重本轻末,重本抑末,这是传统的儒家思想。重视农业,压抑工商业,这是传统的思想。到明中后期有人提出,工商也是本业,也支持,也应该发展,这个思想徽州有反映。徽州万历年间的《歙志》提到?昔者末富,今者本富?,过去把商业叫做末,今天的商业只是本,是本业,过去末业已经变成本业了,还有他讲?末富者多,本富者少?,讲当时的徽州地区的情况,也就是说徽州人大量舍本逐末,它是经过一个思想解放过程,如果本末观不发生变化,不可能大量人出去经商。

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以贾代耕?、商人足迹?几遍宇内?的经济活跃之区;同时,徽州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虽十户之家,亦有诵读?的文风昌盛之地。因此,徽州商帮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贾而好儒?。

5

明代徽人汪道昆形容徽商的?贾而好儒?为?古者右儒而左贾,吾郡或右贾而左儒?,并将此归结为?左儒右贾?。

在徽商中间,以?业儒?出身者居多,这是徽商异乎其他商帮之处,也是徽商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考察一下明清时期山西商帮和徽州商帮势力的消长情况,更能说明问题。在明代,山西商帮和徽州商帮势均力敌。但从明代后期到清代嘉庆道光之际,在两淮盐业中,山西商帮每况愈下,徽商却迅猛发展。究其原因,山西商人不重视读书是一重要因素。清代山西巡抚刘于义在给雍正皇帝的奏折中提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中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可见,在晋商故里山西,其做法与徽商截然相反,他们将子弟中的俊秀者用于经商,这无疑给晋商的商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又怎能与那些商贾结合而?练达明敏?的徽商相比呢!

?多才善贾?,历来如此。

春天的时候,在去休宁商山的路上,我们见到了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戴震墓。一代大儒戴震安息着,四周围一片寂静。

戴震出生在清中叶,也就是在徽商兴盛辉煌的时期。戴震的父亲是贩布的行商,在江西南丰做着小本生意,仅可糊口而已。为了生存,18岁的戴震,开始了背井离乡的商旅生活。为此,年轻的戴震早早尝到了为商?经历险阻,跋涉山川,靡费金钱,牺牲时日?的滋味。在终日奔波中,戴震辗转京、晋、淮扬,讲学、应考,大多在徽商之家和徽商会馆中安身。在这段时期,戴震结交了许多徽州学友,像程瑶田、汪梧凤、程晋芳等,他们都是徽商世家大族,戴震与他们为友,熟知他们的情况,也深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追求。

戴震是一位平民思想家,戴震哲学的许多精彩论述,实际上是围绕着徽商活动的社会背景展开的。 ?吾郡少平原旷野,依山而居,商贾东西行营于外以就口食,虽为贾者,咸近士风。??虽为贾者,咸近士风?,戴震准确地指出了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

对于戴震这位同乡先贤,胡适是崇敬有加,生前几本《水经注》不离身,到逝前还在弄《水经注》学术公案。胡适后半生流离海外,蛰居台湾,但徽商情结一直在他心中梦绕魂牵。晚年的胡适,他常常

6

念叨念叨?徽州婺源县?的朱子,念叨隆阜的戴震戴东原。 胡适念念不忘的还有徽州老家的商店,一边卖茶叶,一边卖火腿。

第二集《徽骆驼》

在过去的年代,中原望族迁徙进入徽州的道路十分艰难。就陆路而言,?惟万山环绕,交通不便。大鄣、昱岭雄其东;浙岭、五岭峻其西;大鳙、白际互其南;黄山、武亭险其北。路皆鸟道,凿险缒幽?。崇山峻岭的包围,造成了徽州自成一体、与世隔断的局面。在万山环绕中奔流而出的新安江,因此就成了通往江浙沿海的黄金水道。 ?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潼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这首徽州商人自己创作的《路程歌》,描绘的就是商人从渔梁出发,沿新安江顺流而下至杭州的路线图。

山高水迅,石险浪激,在古老的新安江边上,至今还留有许多水码头,比如渔亭、万安、渔梁、岑山渡、漳潭等等,都是明清年间徽商出没次数最多的村落或码头。在历史上,徽州商人一次次地从这里别离家乡,一次次地在这里弃舟登岸,衣锦还乡。

从徽州商帮形成之日始,盐业、典当业、茶叶、木材等就是徽州商人热衷于经营的四大行业。其中,居?龙头?地位者,当首推盐业。就歙县而言,?歙之巨业,盐商而外,惟茶北达燕京,南极广粤,获利颇赊?,茶叶是盐业之外的第二大经营行业;而婺源尤其注重木业,休宁商人则多从事典当业。

徽州人四海为家,足迹遍布全国,他们向东去便进入了浙江;向东北则达江苏;北上则奔波于长江沿岸;西向则去了江西…… 〖采访内容〗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葛剑雄

徽商的过去的话,交通很方便,顺着新安江而下就可以到杭州,进入杭嘉湖、苏锡常,那里内河都很发达的;如果它往上走,到了芜湖、大通这里,就可以顺江而下,到南京、镇江、扬州,到了扬州沿运河可以北上,也可以南下。所以这样的条件,徽州离这些一个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最大的市场,长江三角洲市场,它

7

有地理上的优势。

在现代交通没有形成之前,河流不仅是古代经济的大通道,也是古代文明的大通道。尤其是南宋偏安杭州以后,?直把杭州作汴州?,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江南的经济开始活跃起来。 徽州地处江南,山区盛产杉木,每当冬季来临,徽商便组织徽民入山伐木,待至梅雨季节河水涨泛的时候,便利用水力运载出山,或由新安江运至杭州,然后转销各地,或由青弋江流入长江,至芜湖、南京等地,或由阊江流入鄱阳湖,进入江西境内。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虽然继续进行,但由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徽州所产的木材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习于经营木材贸易的徽人便远赴江西、湖广、四川开拓新的货源,扩大木材贩运活动。 在这种经营活动中,以徽州婺源人最为活跃。他们以南京的上新河、杭州的钱塘江作为经营贸易的中心,利用长江、新安江水运之便,把上游的木材运集于此,然后分销苏浙或北方各地。

贱买贵卖是商业的法则,徽商通过对木材等物资的异地贩运,实现了不等价交换,成功地获取了商业利润,这种长途商业贩运的形式,时人称之为?走贩?。万历年间,《歙志》记载,徽商经商的方式共有五种,?走贩?排在了第一位,这说明贩运商业在当时已经是徽商牟取厚利的最主要手段了。

此外,囤积、开张、质剂、回易也是徽商常用的商业手段。明代的文学作品中,就讲述过徽州商人利用?囤积?获取商业利润的故事。 〖采访内容〗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王振忠

《三言二拍》里面有一个,它是从叫《辽阳海神传》,蔡羽的《辽阳海神传》,是嘉靖年间的,一个故事里面演义过来,它讲一个徽州人叫程宰,他到东北辽阳经商,因为经商不利,就是亏本了,然后就是穷困潦倒,就是在东北,在辽阳,就在那儿,有一个晚上,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子不期而至了,两个人就春风一度了,第二天以后,这个程宰就容光焕发,而且时来运转。当然这个女子她不是一个普通人了,她是海神,就指导程宰应该怎么做生意,就叫他囤积药材,囤积绸缎,囤积其他东西,每次都是获利的,而且赚了好几万两的银子。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