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7.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8.山南的河流a的北岸沉积现象明显,说明该河流的流向是 (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29.右图是我国某城市气温各月变化曲线图,与之相符的城市是:( ) A、拉萨 B、长春 C、昆明 D、海口

30.我国黑龙江省的呼玛县成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是由于: ( )

A、季风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 31.关于我国降水的正确表述是( )

A.降水量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B.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80%集中于7、8两个月

C.北方一些地区的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是因为那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 D.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必须达到800毫米以上 32.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33题。 33.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

A、①一地势,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一7月均温 B、①一地势,③一7月均温,③一年太阳辐射量

C、①一7月均温,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一地势 D、①一年太阳辐射量,②一地势,③一7月均温

图3是同处北纬30o

的开罗与武汉降水量与蒸发量曲线图。回答34~35题。 34.造成两地降水量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武汉常年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丰富 C.武汉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形成季风环流

35.当武汉正值图3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

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36—37题。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地区代号 -2.3 14.9 ① 4.6 25.8 ② 7.8 19.9 ③ -1.3 26.7 ④ 36.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拉萨

B.②为西安 C.③为成都

D.④为昆明

37.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

读我国某地区的七月气温分布图,完成38—40题。 38.图示地区的气温分布特点,主要是受( ) A、海洋、地形的影响 B、大气环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地形的影响 D、太阳辐射、海洋的影响 39.按一般规律分析,图示区域气温最低值约为( ) A、23C B、24C C、25C D、26C 40.图示区域内,比较突出的矿产资源是( ) A、煤 B、铁矿石 C、石油 D、有色金属矿

第二卷(综合题,共20分)

4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0

0

0

0

(1)A、B两处河床的共同特点是形成了“ ”(1分),

它们的共同成因是 。(2分) (2)P地区是我国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正常年份,其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1分), 试分析其原因(3分)

42.读“我国北方沙漠沙地分布图”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以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统计图中反映20世纪30年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3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有关问题:(10分) ①西北地区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②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高二地理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

1A 2C 3B 4A 5B 6C 7D 8B 9B 10C 11A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18D 19D 20B 21C 22D 23B 24C 25B 26C 27A 28B 29C 30A 31A 32D 33C 34B 35B 36A 37B 38A 39C 40D

第二卷(综合题,共20分)

41.(7分) (1) 地上河(1分)

平原地区河流泥沙沉积量大(1分);人工加固加高河堤(1分) (2) 春季(或春末夏初)(1分)

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1分);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1分);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1分)

42.(13分)(1)人口增长快(1分),耕地扩大(1分),荒漠化面积扩大(1分)。

(2) 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千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植被少,地表多为沙质沉积物,生态环境脆弱。(4分)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过度放牧滥垦草原,过度樵采;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农业、牧业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6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