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1 选择题:

( D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 A.经济危机 B.八年研究 C.科学测验运动 D.社会效率运动

( D )2.美国教育学者_________的著作出版是独立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 A ) 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_________

A.《课程》 B.《什么是课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理论》

( B )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_________ A.《课程》 B.《怎样编制课程》 C.《成绩测验的编制》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B )5. 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_________ A.过程分析分析 C.目标分析 D.工作分析

( A )6.美国著名课程专家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 D )7.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学生兴趣 B.学科兴趣 C.实践兴趣 D.技术兴趣

( D )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

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

( C )9.“教师作为研究者”是________提出的著名观点。 A.泰勒 B.施瓦布 C.斯腾豪斯 D.吉鲁

( B )10.在西方,________最早提出了“课程” 这个概念。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B.活动 ( A )11. 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教育即生长

( C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 A.实践 B.调查 C.审议 D.实验

( A )1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_______的追求。

A.实践理性 B.学术理性 C.技术理性 D经验理性.

( B )14._______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

A.博比特 B.吉鲁 C.施瓦布 D.查特斯

( C )1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_________的追求。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都不对

( C )16.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泰勒 B.斯腾豪斯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 A )17.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________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 A )18.1632年,_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 A )19.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_

A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 B )20.______在《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

地位与价值。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孟德斯鸠 二、填空题:

1.孔子定“六艺”以教学生,“六艺”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 2.(博比特)和查特斯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3.(博比特)和查特斯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4.(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5.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确立了其(“评价原理”)。

6.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7.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理”)。

8.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9.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10.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兴趣)。

11.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包括: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和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五章三节)(难度2)

12.(核心)课程是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并具有生成力。(五章三节)(难度1) 13.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

14.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15.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八章一节)(难度1)

三、名词解释:

.1. 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动单元的过程与方法。这种方法既是博比特教育本质观与课程本质观的体现,也反映了“泰罗主义”对课程开发领域的影响。

2.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 学术中心课程: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4. 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 5. 课程: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可以回答任意一种自己赞同的解释)四、判断题:

1.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活动分析”法。(×) 改: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工作分析”法。(√)

2.贾德和桑代克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4.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学得快乐。(×)

改: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的经验不断改造与持续生长。(√) 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实践兴趣”。 (×) 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解放兴趣”。 (√)

6.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 (√) 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同一过程。(×)

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这是同一过程。(√)

8.课程与教学是各自独立的部分。(×) 改:课程与教学具有内在的连续性。(√) 五、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教育的本质: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对博比特而言,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工程”,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

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杜威的反省思维的步骤是什么?

.①问题感觉; ②问题的界定; ③问题解决的假设;

④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 ⑤通过行动进行检验假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