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雷诺流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特征;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基本原理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即层流与湍流。从层流过渡到湍流状态称为流动的转捩,管中流态取决于雷诺数的大小,原因在于雷诺数具有十分明确的物理意义即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当雷诺数较小时,管中为层流,当雷诺数较大时,管中为湍流。所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由于实验过程中水箱中的水位稳定,管径、水的密度与粘性系数不变,因此可用改变管中流速的办法改变雷诺数。

雷诺数 Re?du??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1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恒压水箱 5 有色水水管 6 稳水隔板 7 溢流板 8 实验管道 9 实验流量调节阀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

四、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测记实验的有关常数。 2.观察两种流态。

打开开关3使水箱充水至溢流水位。经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9,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管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1)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小。当流量调节到使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 (2)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重量法测定流量;

(3)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偏离过大,需重测; (4)重新打开调节阀,使其形成完全紊流,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不少于三次; (5)同时用水箱中的温度计测记水温,从而求得水的运动粘度。

注意:

a、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稳定几分钟; b、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渐小,不许开大;

c、随出水流量减小,应适当调小开关(右旋),以减小溢流量引发的扰动。 4.测定上临界雷诺数。

逐渐开启调节阀,使管中水流由层流过渡到紊流,当色水线刚开始散开时,即为上临界状态,测定上临界雷诺数l一2次。

五、实验报告

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管径 d = cm 水温 t = C

2、整理、记录计算表

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2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次序 颜色水线形态 水重量 时间 流量 雷诺数 阀门开度 备注 增(↑)或减(↓) 实测下临界雷诺数(平均植)Rec= 注:颜色水形态指稳定直线,稳定略弯曲,直线摆动,直线抖动,断续,完全散开等。

六、思考题

1.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

2.分析由层流过渡到湍流的机理何在?

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3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充分了解离心泵的结构与特性,熟悉离心泵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流程。 2.熟悉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了解温度、压力、电功率、流量和转速等就地显示仪表及传感检测设备,掌握涡轮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3.测定恒定转速条件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以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泵特性曲线。

二、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指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pupuz1?1?1?H?z2?2?2??hf (1-1)

?g2g?g2g由于两截面间的管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hf,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有 H?(z2?z1)?22p2?p1 ?g ?H0?H1(表值)?H2 (1-2)

式中: H0?z2?z1,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和

ρ——流体密度,kg/m3 ; g——重力加速度 m/s2;

p1、p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1、H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1、u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