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精品题库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精品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二、填空题 1、细菌的变异分为——和——· 2、细菌性状变异实例有 ——、——、——和——。 3、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菌体内的—— 和——,其化学本质都是——。 4、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和——。

5、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 6、基因突变的机理包括——、——、——以及——因子的转位。 7、细菌的遗传性变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8、普遍性转导是将供体菌染色体上——基因转导给受体菌,局限性转导是将供体菌染色体上——基因转导给受体菌。 9、侵袭细菌、真菌、螺旋体的病毒是——。 10、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 1l、L型细菌指——细菌,培养应选用——培养基。 12、卡介苗是用失去毒力的——菌制成的活疫苗,可预防——病。 13、溶原性细菌的特征是——、——、——、——。 14、温和噬菌体既有——周期又有——周期。毒性噬菌体只有——周期。 15、介导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噬菌体是——。 16、噬菌体参与重组的方式有——和——。 l7、基因突变规律有——、——、——、——。 18、有F质粒的细菌有——,亦称——。 19、F—菌亦称——,可经——方式变为F+菌。 20、发生接合性传递的R质粒的基因是由——和——组成。 2l、转座噬菌体可在遗传物质转移过程中起——作用。

三、最佳选择题 1.H—O变异属于( )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2.关于耐药性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自然发生 B.可以诱导发生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可由噬菌体介导发生 E.是在接触抗生素之前已经发生 3.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 A.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 C.质粒丢失 D.溶原性转换 E.核质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 4.溶原性转换( ) A.由R质粒参与 B.由性菌毛介导 C.由毒性噬菌体参与 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 E.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 5.能产生外毒素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 ) A.R质粒 B.F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前噬菌体 6.细菌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 A.需质粒参与 B.需性菌毛介导 C.需毒性噬菌体介导 D.需温和噬菌体参与 E.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 7.关于R质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质粒是编码细菌耐药的基因 B.一种R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C.R质粒可分为接合性R质粒和非接合性R质粒 D.接合性R质粒是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E.非接合性R质粒可经转化或转导方式进人受体菌 8.细菌的性菌毛( )

1

A.化学成分为多糖 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C.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 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9.介导细菌间接合的物质是( ) A.鞭毛 B.普通菌毛 C.性菌毛 D.中介体 E.核糖体 10.Hfr菌是( ) A.溶原性细菌 B.含有R质粒的细菌 C.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 D.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E.不产生性菌毛的细菌 11.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呈多形态性 B.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油煎蛋”菌落 C.仍保留亲代特性 D.除去抑制物可以返祖 E.分离L型细菌必须用高渗培养基 12.“流产转导”指噬菌体携带的外源DNA( ) A.未能进入受体菌 B.进入受体菌后复制 C.进入受体菌后未能与染色体重组 D.进人受体菌与染色体重组后未能表达其特性 E.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 13.携带β一棒状杆菌噬菌体的白喉杆菌能产生白喉毒素,这种现象称为( ) A.转导 B.转化 C.基因转换 D.溶源性转换 E.以上都不是 14.不属于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的是( )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L型变异 15.下述除哪项外,均为噬菌体的特性( ) A.通过细菌滤器 B.严格宿主特异性 C.只含有一种核酸 D.有溶原性周期与溶菌性周期 E.抵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弱 16.下述除哪项外,均为噬菌体的应用范围( )

A.细菌的鉴定 B.细菌的分型 C.检测标本中未知的细菌 D.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 E.测定细菌的相容性 1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细菌变异在医学实践上的意义( ) A.病原菌诊断、治疗 B.基因工程 C.制造活疫苗用于预防 D.测定致癌物质 E.以上都不是 18.下列错误的是( ) A.R质粒为耐药性因子 B.Col质粒编码大肠菌素 C.Vi质粒编码细菌毒力 D.F质粒编码性菌毛 E.以上都不对 19.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 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可以丢失 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20.关于转位因子,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 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 C.转座子不携带信息 D.分为插入序列、转座子、转座噬菌体三类 E.转位因子的转移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 21.不产生性菌毛的细菌有( ) A.F+菌 B.Hfr菌 C.雌性菌 D.雄性菌 E.有接合性R质粒的细菌 22.关于细菌变异,下述错误的是( ) A.H—O变异属于鞭毛变异 D.R—S变异属于菌落变异 C.BCG的制备属于毒力变异 D.细菌L型属于荚膜变异

2

E.芽胞变异属于形态、结构变异 二、填空题 1、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 2、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3、染色体,质粒,DNA 4、F质粒,R质粒,细菌素质粒,毒力质粒 5、病毒,特异性 6、碱基置换,插入,缺失,转位因子 7、基因突变,基因转移与重组 8、任何一个或数个,个别特定 9、噬菌体 10、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 11、细胞壁缺陷,高渗低琼脂 12、牛型结核杆菌,结核病 13、溶原菌正常分裂,产生免疫力,表达新的遗传性状可终止溶原状态 14、溶原,溶菌,溶菌 15、温和噬菌体16,转导,溶原性转换 17、自然突变,诱导突变,突变选择,回复突变 18、性菌毛,F+菌 19、雌性菌,接合 20、耐药决定因子,耐药传递因子 2l、载体 三、最佳选择题 1.C 2.D 3.E 4.D 5.E 6.D 7.B 8.C 9.C 10.C 11.C 12.C 13.D 14.E 15.E 16.E 17.E 18.E 19.D 20.C 21.C 22.D

第十四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二、填空题 1、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可出现——。 2、由菌群失调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或——症。 3、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包括——、——、——和——。 4、某些正常菌群获得致病性条件是——、——、——。 5、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的毒力、侵入的—— 及——有密切关系。 6、细菌的毒力是由——和——决定的。 7、细菌的侵袭力是由——和——构成的。

8、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成分。内毒素的致病作用有——、——、——、—。 9、内毒素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10、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菌体抗原(O抗原)是——。 11、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所得,可刺激机体产生——。 12、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成——。 13、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和肠毒素。 14、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机体产生。 15、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和——· 16、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和——。 17、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调理作用可由——和——介导。 18、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结果有——吞噬和——吞噬两种。 19、乙型溶素的化学成分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 20、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细菌,多数是——,少数是——。 21、接触感染是指人与——或人与——密切接触引起的感染。 22、全身感染的类型有——、——、——、——。 23、感染的来源有——和——。 24、处于——的人称带菌者,带菌者有——和——。 三、最佳选择题 1、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是( ) A.胃 B.骨骼 C.肌肉 D.血液 E.外耳道 2.正常菌群成员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 ) A.变为耐药菌 B.发生基因突变 C.寄居部位改变 D.变为L型细菌 E.发生S—R变异

3

3.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 A.维生素 B.类毒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E.生态制剂 4.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人机体的途径 5.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 A.荚膜 B.菌毛 C.磷壁酸 D.脂多糖 E.异染颗粒 6.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 A.毒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7.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 A.荚膜 B.菌毛 C.芽胞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8.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 A.鞭毛 B.芽胞 C.荚膜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 9.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 A.肽聚糖 B.M蛋白 C.脂蛋白 D.膜磷壁酸 E.壁磷壁酸 10.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 A.菌毛 B.荚膜 C.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11.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 A.H抗原 B.肽聚糖 C.O抗原 D.脂多糖 E.荚膜多糖 12.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 A.脂蛋白 B.脂多糖 C.类脂质A D.核心多糖 E.特异性多糖 13.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耐热 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 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14.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D.可制备成类毒素 E.耐热 15.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金葡菌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肉毒毒素 16.由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 A.霍乱弧菌 B.肉毒梭菌 C.伤寒沙门菌 D.脑膜炎奈氏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7.类毒素是( )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18.下述细菌中,可以引起菌血症的是( ) A.霍乱弧菌 B.肉毒梭菌 C.破伤风梭菌 D.伤寒沙门菌 E.白喉棒状杆菌 19.参与调理吞噬作用的受体有( ) A.PHA受体 B.C3b受 C.PWM受体 D.LPS受 E.ConA受体 20.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 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细菌素 二、填空题 1.菌群失调 2.菌群失调症,菌群交替症 3.生物屏障作用,营养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