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让健康之光照耀每个居民

——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案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工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自2009年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市对作为民生工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投入力度,用以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妇幼保健医师,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发现我市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直接制约了大众享受此保健服务的质量。

一、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较差,群众信任度较低。

2009年7月,卫生部启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要对她们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然而我市多数乡镇医院缺乏专门的儿保医师和妇保医师,未开设专门的儿童保健门诊及孕产期保健门诊,群众对其服务不信任,造成管理率上不去,使好的政策难以落实。

二、健康档案存在不真实现象。

由于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还担负着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一人多职,任务繁重,加之健康档案随访量大,往往不能按上级要求的任务数去完成。一些医务人员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根据所掌握的服务对象信息,先登记在册,然后自己编写检查随访结果,

使一部分健康档案不真实,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能落到实处。

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安排和拨付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 这几年,市卫生局按照国家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督导、考核、培训、业务指导,对督导考核结果及时进行了通报。但是,考核结果没有与各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拨付相挂钩,而是按照辖区人口数,平均发放到各乡镇。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赖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难以调动基层保健机构及其提供保健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人口流动性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我市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及压煤村庄搬迁,山区人口多数转入城区居住,村医难以掌握基本信息。加之居民在接受保健服务时,如果按照户籍管理原则,要返回所在乡镇接受服务,往返交通费用也得三、四十元,造成接受管理人数较少。

五、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存在距离,健康管理工作中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贯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精神,切实落实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项目,确保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科学、快速、合理、有效地开展,加快管理服务工作步伐,让群众尽快的享受医改的成果和应有权利,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大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确保继续教育课

时。建立市公立医院结对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度,每年定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制度。建立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共享机制,提高服务能力。

二、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督导检查力度。

我市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并将督导考核通报反馈。督导、考核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管理、项目工作情况、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群众满意度。杜绝档案不真实现象,提升医疗保健人员的服务意识。

三、完善公共卫生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要尽快形成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财政、卫计加强沟通协作,严格管理此项资金运用,并进行不定期督查,经费的拨付严格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实行工作任务与经费补助挂钩。让服务者得到应有的报酬,让广大市民得到高水准的服务。

四、实行×× 市保健管理一卡通制度,居民可持保健手册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接受保健服务,提高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方便性。

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居民保健知识和相关

政策的知晓率。使他们能够自觉了解保健,参与保健,享受保健。

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工作,让健康之光普照。

“行孝仗义,包容大气”是××人的灵魂,我市在医德医风上要

践行这句话。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因为医疗保健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经常关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时的热点。加强医疗机构保健建设,促进医德医风健康发展,建立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十分必要。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论是专业的公共卫生机构,还是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都是必不可少的。唯有浩然正气,才能让健康之光普照每位居民。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与建议,不当之处,望指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