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一王好战,请以战喻学案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一王好战,请以战喻学案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的主要材料。宋代把它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1

背景扫描

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国家,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国君。齐宣王、梁惠王尽管对他十分礼遇,但终因“迂阔而疏于事情”不为诸侯所用,“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论事。孟子一生主张“仁政”,主张实行“王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却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凡是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说,在当时却行不通。

2

单元导读

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

《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四篇短文讲了为人君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借用形象的事例说明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只会缘木求鱼。《王何必曰利》讲了维持国家要靠什么,需要的是义而不是利,说明了只顾求利的危害,现在以德治国可谓有孟子思想的影响。这一话题分析得细致且通透,明确地告诫为政者一定要掌握好这一原则。《民为贵》显现了孟子的思想高度,以人为本,国君把人民放在心上,那么百姓就有归宿感,就会竭尽全力地为君王服务,也就成为我们盼望的和谐社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观点演化为我们今天的立政为民、公平公正民主的精神。《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与百姓同忧乐,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这样的政治环境,则会集四方之民如水之归下,在当时能有这样的远见,的确精深。《人和》这一话题谈了内部团结一致的重要性。“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文章运用对

3

偶、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使得表意异常酣畅,让人深信不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高屋建瓴,谈了大丈夫与一般人的不同:心存道义,能够经受一切考验,在磨难中成就自我,提升自我。“集义”这一观点更为精深,它是我们现在“终身学习”观点的本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说了人与非人的不同,这一话题的文章多在反面用墨,明确而警醒,数千年来华夏儿女都在接受着它的警示与监督。

学习本单元的文章,首先要注意把握孟子的思想要义,其次要注意体会孟子文章的雄浑气势,学习其说理善用比喻、行文多铺排的艺术特点,注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