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最新)最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

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

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和约分的依据)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四、四则运算 (一)运算的意义

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 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4

4、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5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6、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二)各部分的关系

1、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3、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被除数÷除数=商 ;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三)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 2、加法结合律:(a+b)+c=a+(b+c) 。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a-b-c=a-(b+c) 。 7、除法的性质 a÷b÷c=a÷(b×c)

(四)运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 (五)运算顺序

1、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二级运算),后算加减(一级运算)。

2、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五、应用

1、典型应用题 。

(1)平均数: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平均数。

例: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

1 + 1 = 2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2 =75 (千米) 100607575(2) 归一问题

例 :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米,

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0÷(477 4÷31)=45(天) (3)归总问题: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

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

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

5

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0 × 6 ÷ 4=1200 (米)

(4)行程问题: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 ,

乙每小时行 9 千米 ,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

这是速度差。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追击路程), 28 千米 里包含着几个( 16-9 )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 列式: 2 8 ÷(16-9)=4 (小时)

(5)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

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 a.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b.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6)鸡兔问题:

2、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单位1已

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比单位1多要加,比单位1少要减

(2)、百分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3)工程问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 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6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3、纳税: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

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 ……)的比率叫做税率。

4、利息: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5、利润与折扣问题:

(1)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2)折扣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第二部分 度量衡 一、长度

(一) 长度常用单位:公里(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二) 单位之间的换算: 1毫米 =1000微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 =10 厘米; 1米 =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二、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一)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千米 (二)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公倾 =10000 平方米; 1平方公里 =100 公顷; 三、体积和容积

(一)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一般从外边量。容积是指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一般从里边量。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二)常用单位

1、体积单位: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 升、 毫升 (三)单位换算

1、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四、质量

(一)质量是指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常用单位: 吨(t)、 千克(kg)、 克(g) (三)常用换算: 一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五、时间

(一)常用单位: 世纪、 年 、 月 、 日 、 时 、 分、 秒。 (二)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 平年 ); 1年=366天( 闰年 );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