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0037笔记及若干真题和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自考《美学》0037笔记及若干真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节 艺术与艺术作品

“艺术”用技巧和想象创造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审美对象、环境或经验。传统上,艺术分美术和语言两部分。

《说文解字》中“艺”是种植的意思。

把艺术称作各种门类的艺术的总称,大约到17世纪。

一、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

艺术品定义: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一)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 1.游戏说(康德)

游戏说首先由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加以完善。

2、集体无意识说(荣格)

(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 1.模仿说(柏、亚)

它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

2.表现说

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克拉洛瓦、柏格森等。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都归此类。优点: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于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缺点: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

3.有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贝尔)。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4.符号说(由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

(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

1.载道说(韩、柳)——最早可追溯到孔子。

2.娱乐说(李渔、亚氏)——分为自娱和娱人两方面。艺术家是借助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望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

二、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三、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第二节 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共有四层: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符号美学将艺术品分成两个层次:符号和意义。

英伽登将艺术品分成四个层次: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 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 一、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各门艺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各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界限。

二、形式符号层——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色彩、线条、旋律等。面对艺术品时,首先是借助于形式符号层来进入作品的意象世界层,进而形成现实的审美对象,经受审美体验。形式符号层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

三、意象世界层——核心层次

所谓意象世界层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属于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意象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

四、意境超验层——最高境界

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意境超验层次分为广义和狭义,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

意象超验层是以意象世界层为中介的。意象层是进入意境层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

一、什么是意象

(一)意象的结构(意与象两方面)

“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和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包含艺术抽象之表象)。

当主体想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特殊、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意与象是一种辩证关系。

(二)意象的生成

在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和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意象的主要类型——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1.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

2.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

3.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如以孤鸿喻旅行者。

4.抽象——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合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四)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意象必须经历物态化和物化的过程,才可能凝定为艺术品。 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存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审美意象是艺术品的灵魂与核心,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意象世界。

二、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虚拟性、感性、想象性、情感性

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艺术意象之所以集中体现艺术品的审美特质,是由它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1.虚拟性——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 2.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3.想象性——是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 4.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创造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意象是一切艺术家的共同目标。“有意味的形式”论(贝尔)和“隐秀”论(《文心雕龙》)。

创造完美的意象世界,通过丰富、生动的形象来显现艺术品的丰富意蕴是中西美学与艺术共同的追求。

第四节 意境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宗白华: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意境一词最早由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范畴具体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王国维《人间词话》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第一,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讲审美的广度,意境讲审美的深度。

第二,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从意象走向意境,是从有限走向无限。意象为个别,意境为普遍。 第三,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与中国哲学意识相联系。

意境虽是美学范畴,但它是从大量艺术创作实践中提炼、概括出来的。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意境的两种艺术类型 此二类型最初由《人间词话》提出。

法国梅里美的小说便以典型的“无我”方式创作。《九三年》偏向于“有我”。 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应成为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

第五节 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

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是指欣赏艺术品能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与游戏一样,成为一种娱乐的手段。

艺术的认识功能——通过艺术品的欣赏,能从虚拟的意象世界背后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增长识见,开阔眼界。

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指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系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

艺术的宗教功能——指以艺术品的形式描绘或再现宗教情绪或宗教故事,在接受者心中引起一种感化作用。如宗教故事。

艺术的思想启迪作用——指艺术品所具有的对接受主体进行引导与启蒙的功能。

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借助艺术品来宣传某些政治主张、观念和理论(艺术的形式。)。 艺术的心理平衡功能——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娱乐,使主体得到一种心理补偿和平衡。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