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0037笔记及若干真题和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自考《美学》0037笔记及若干真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和谐境界。孔子认为,在智慧、节欲、勇敢、多才多艺的基础上,以礼乐塑造自身的文采,便可成就最高的人生境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

知之→识识的范畴;好之→意志的范畴;乐之→审美范畴。

孔子的修身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2.道家——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庄子,追求个体与宇宙大化的贯通合一,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境界和对现实的人生的解放与超越。

3.禅宗——对审美感化的看法,既有宗教的痕迹,又反映了世俗的心灵净化和超越的特征。禅宗乃注重于自身的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领悟。从美育的角度讲,便是“自己感化自己”。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扩张了自我,从有限中看到了无限,从片刻中看到永恒,进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五灯会元》)的最高境界。

4.王阳明——主张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之耳濡目染,渐渐潜移默化,就像大自然培养花木一样,日积月累地成长。

5.王夫之——强调日常生活对人的感化和习惯对人的日积月累的作用。

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

三、能动性

1.在美育过程中,主体不仅为外物和艺术所感动,同时也在这种感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决定了美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应着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

2.主体在美育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万类由心,境由心造,即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

3.审美是在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动性。

中国古人认为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育的途径,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美育可以使人们摆脱外在功利和内在欲望的本源,回复真诚和本色,体味到真正的自由。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

第四节 美育的功能

(怡情养性,化性起伪)

把审美境界看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育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

一、怡情养性

美育是通过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达到心理平衡、人格的完善,美育的方式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

美育形成的主观依据。人的精神领域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美育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礼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乐的确立,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井然有序。乐的形态协调了,可以使上与下之间的关系变得和睦。礼从外在的角度去感化人,乐从内在的角度去影响人。

审美对人的感化往往使人亲和,充满爱心。

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道,是指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则,指理。美育就是指通过生命的原则去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认为美育可以纠正人的两个极端,即粗野的极端和懈怠乖戾的极端,与以道制欲有相似之处。

二、化性起伪(荀子) 1.《乐记》把天地的阴阳化生视为宇宙间最大的乐。由此推及到音乐对人的感化,这种以情动人的音乐感化便是美育。

2.从心理上讲,美育乃是养性的一种方式。养性是让人的感性生命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美育正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对人的本性进行维护和滋养。

3.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使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使得人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人性。

4.庄子——对于人性之伪,有着更深刻的认识。认为人在欲望的支配下失去了自然的本性。提倡与道冥合,法天贵真,这样的人性才是沐浴在天地的大美之道中的自然人性。 富、贵、显、严、名、利→勃志; 容、动、色、理、气、意→谬心; 恶、欲、喜、怒、哀、乐→累德; 去、就、取、与、知、能→塞道。

5.禅宗——认为人性即佛性。禅宗的美育思想本于性,通于悟,从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亲近。

6.外在的影响对人的“化性”,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之处。主体的本性具有多重的可塑性。《乐记》曾将之分为“顺气”和“逆气”。顺气指生命中体现生命精神的成分,逆气则指生命中悖逆生命精神的成分。美育通过“正声感人”,“反情以和其志”,顺着人的本性使之正常发展。只有这种和乐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影响,才能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审美活动本身就在陶冶主体的性情,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心灵受到感化的过程。

7.孔子还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育人的最高境界,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五节 美育的目的

1.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够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康德与席勒都认为,美育可以担当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

2.美育的目的,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完美的人——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

3.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4.美育把培养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使它与现实相疏远而接近于理想,从而与其他教育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同是这种理想性品格又决定了它必须依存于审美活动,把审美活动作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丰厚土壤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5.审美教育设立的目的,并非从外部强加给审美活动,从本源上看,这种目的内在地属于审美活动。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所追求并形成的价值根本上具有同一性。

6.审美活动最能表现人的本真性价值的一种生存活动。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实践。

7.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境界。 宗白华将境界分为五种:功利、伦理、政治、学术、宗教境界。

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自由是审美境界和美生成的核心所在。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拥有自由,而当人拥有自由时,他才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而拥有美。

席勒:人性要由人的自由来决定。

8.审美活动的独特意义: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处于分裂状态的感性与理性得到和谐统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从而在人的心里鼓起追寻理想的激情。通过审美,主体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通过审美,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重组和塑造,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

9.审美从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教育,因此,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

审美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理想追求的人。

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转化为两方面内容: ①美的形式的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②审美理想教育→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

思考题:

1.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2.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3.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 4.美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

5.怎样理解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造就审美的人? 6.怎样理解审美教育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

本资料来自:http://www.examw.com/zikao/note/Wenxue/0037/40649/(livivi2008为盼儿整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