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第一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方案(初稿)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阴市第一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方案(初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江阴市第一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方案

一、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简介

依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结合我校“培育励实求进的一中人”的育人目标,为提升我校学生育人质量,促进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经校长室研究决定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包括校长室、学校行政、年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指导老师等成员组成。

我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是管理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的、开放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管理机构。中心的一切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基于这样的信念,中心的老师对学生充满无限的期待,积极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 (一)组织机构:

1. 学生发展指导领导小组: 组长:李忠

成员:陈友宝、邹凤翔、顾建军、束红伟、顾忠伟、冯长平、花海忠、 何建峰、周燕萍

2.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主 任:杨晓丽

副主任:陆红、夏晓鸥、陆秀梅

成 员:黄晶、戴拓苏、胡伟琪、吴宗德、陈华、王鹤新 (二)工作架构与职能分工: 1.学生会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负责人——杨晓丽、陆秀梅。 成员:戴拓苏、胡伟琪、陈华 工作计划:

①组建与完善学生会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自主管理和活动策划,如校园服务岗位的开拓管理,策划组织校重大活动、大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组织、管理能力。 ②利用学期培训、月培训、周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校、班干部,形成学生群体的骨干队伍,使之成为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成为学校文化、学生文化建设的引导力量。

③审核现有社团,将已有社团分类管理,推荐本校教师或外聘教师担当社团指导老师,保证学生社团的多样化,推动社团高水平持续发展。完善社团管理章程、编制社团活动手册。审

1

查学生社团依计划发展情况。

④优化专业社团——特长生团(队)管理,确保特长生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狠抓队风建设,学习成绩总体有提升。使队员能够以队为荣,激励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⑤为学生展示社团建设成果搭建平台,开辟宣传栏,进行星级社团的年度评选。关注学生活动反思,留存电子资料和物化成果。 2.团委及志愿者服务委员会 负责人——陆红。

成员:黄晶、吴宗德、王鹤新 工作计划:

①开学工作,新生团员建档,完成新团员的摸排,完成立各个团支部的团组织建构。新团员团课,入团申请

②推动“一课一月一员,一室一角一档案”为主体的“六个一”团建工作,完善团支部建设。以“一角”为依托,在每个团支部建设“班级团角”,以班级教室为主阵地建设团活动的基础阵地,展示支部工作动态、团员精神风貌和支部活动风采。

③在原有益锋志愿者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外志愿活动环节,扩大社会影响力,力争做到一月一次志愿者活动。9月10日庆祝第33个教师节活动、九一八纪念活动,升旗仪式讲话、10月运动会的“益锋”志愿者活动、10月份骑行活动、12月5日世界志愿者日,河道保护志愿者活动。

3. 生涯及心理指导委员会 负责人——夏晓鸥。

成员:戴拓苏、吴宗德、陈华

工作计划:

①规范常规心理教育工作。心理(生涯)课程、心理咨询及社团活动。

②完成三个年级的心理普测,筛查心理预警学生。各年级按照学生心理状况层级,为特殊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做好跟踪、关注工作。

③做好三个年级的心理委员培训。并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功能,形成成熟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按照要求完成班级心理日志,每周上交心理老师,形成班级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反馈机制。

④进一步完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形成校领导小组——德育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年级管委会——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心理老师——学生(心理委员/心理社团)等高覆盖的校园危机干预(生命教育)机制。

⑤定期开展心理(生涯)教育的教研活动。

江阴市第一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2017-9-1

2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计划

工作领域 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常规检查,规范班级的值日、卫生、自习、眼操、课间操、学生仪容仪表、纪律、作业、法制安全教育等常规工作。(一)常规管理与制度完善 严格考勤,规范请假制度。 2、每月一次学生干部培训会议,加强学生干部能力培训。 3、加大间操管理力度。采用体育组负责,学生处带领年级学生干部互查,年级班级教育共同促进的形式。评比结果与班主任评价挂钩。 4、10月份召开学代会,进行学生干部改选。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公民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二)主题教育与文化建设 指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和社会热点,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2、各年级围绕“我们的节日”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本学期的大型活动有:运动会、重阳节、中秋节、艺术节。 3、设计5次黑板报主题:9月份新学期新气象、10月份走进新时代、11月份期中考试总结、12月份迎新、1月份迎考系列。 1、加强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校内外教育资源建设,固化优秀基地,提升活动品质,扩大社会影响,使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 本学期实践活动:高一—生涯体验,走进职场;高二—感受自然实践活动,高三——励志教育。 2、学生社团建设本着”五结合”原则,在原有基础上注重质的发展。 (五结合原则:与学生职业理想相结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与学生兴(三)社趣相结合;与公益教育相结合 ;与高校社团有机结合 ) (1)完善社团管理章程、编制社团活动手册。审查学生社团依会实践与社团建设 计划发展情况。 (2)审核现有社团,将已有社团分类管理,推荐本校教师或外聘教师担当社团辅导员,保证学生社团的多样化,使社团高水平持续发展。 (3)与高质量的高校社团手拉手,提升社团品质。 (4)发挥校园电视台、模联、校刊编辑部等高品质社团的辐射作用,搭建校内实践平台。 3、专业社团——特长生团(队),管理上要在坚持讲评制度,联系单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家长会制度的基础上,确保特长生训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