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修订版教材教案(每节两课时)完整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修订版教材教案(每节两课时)完整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农业特征:以旱作农业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易受春旱影响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在地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到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根据东北三省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5、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维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的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到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运用气温很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2、理解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提问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地理图册 填充图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首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正式写照。

2、播放歌曲《家在东北》MTV片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读图·析图

1. 读图6 -2-1“东北三省三省的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6-2-1东北三省的地形

(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找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找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4)找出俄罗斯、朝鲜、韩国。

2.读图6-2-2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6-2-2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原因

是 。图中一4℃

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__ 。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

是 , 原因是 。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 _毫米,为什么降水多?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 。由于纬度 ,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 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 季,冬季降雪较多。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 探究·思考

读图6-2-3“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图6-2-3 东北三省始期、终期和雪期的分布

(1)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知识归纳总结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1 .说出东北三省名称的含义 (1)“白山黑水” (2)“林海雪原” (3)“北大仓”

2、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地7页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印象: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

1、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和了解了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谁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区呢?

你知道东北三省内的主要河流有哪些吗?

东北三省的气候主要特征是什么?

2、揭示并板书课题,“这片被称为‘黑土地’的平原,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革,到底是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揭晓。”

二、新课学习,合作探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复习东北平原的组成,介绍东北平原北部地区曾经被称为“北大荒” 向学生展示“北大荒”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图片,通过对比,直观感受“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2、介绍东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3、完成“活动”第1、2题,让学生知道东北粮食生产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83%,人口占全国的8.16%。这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多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教师简单小结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4、认识和了解东北三省出现的湿地面积缩小、黑土退化等问题。

讲述:东北三省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增高,但同时也出现了环境问题,自学教材第18页。

明确:国家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决定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措施。

介绍东北三省停止开荒、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政策和三江平原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4、小结: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关系以及常见的气象灾害。

【我国最大的种工业基地】

1、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