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遽簋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师遽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武丁时的大胛骨(《汉字学简论》P134) ⒈(癸亥卜,确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至。七日己巳允有来田七十人。五(月)

⒉癸巳卜,确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五日丁酉允有来

(艱),氣(迄)至。

(艱),氣(迄)

(艱)自西。沚(或)友角告曰:(贡)方出,侵我示(来)

(艱)自西。沚(或)告曰:土方正(征)于我东啚(鄙),

災二邑。(贡)方亦侵我西啚田。

⒊ 癸卯卜,确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有来

(正面刻不完就转至反面。衔接起来才文从字顺) ⒋正:癸未卜,确(贞:旬亡祸?) (反:王占曰:有祟,其有来

(艱),氣(迄)至。九日辛卯允有来

(艱),饮御囗囗自(弓)圉。六月…

(艱)。五日丁未允

(艱)自北。(出)妻姌告曰:土方侵我田十人。)

(武丁时的大胛骨,所录二辞分刻于左右,辞意完整。中间还有一条卜辞,但只有占辞和验辞。(完整的甲骨卜辞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项)癸卯一辞的验辞部分残去二字,辞意不明。右上角癸未一辞残,其占辞和验辞皆刻于反面。) ? 来

:指外来的灾害。(《菁华》翻印本2)

癸巳这天,一个叫确的卜师占卜。(叙辞)

在癸巳之后的十天内,会不会有灾祸呢?(命辞)

商王武丁察看了甲骨上的裂纹,据此判断说:可能要有天降的灾祸。(占辞) 到了5天后的丁酉这一天,果真出现了从西边而来的灾祸。商属沚国的诸侯通报我们说:土方国侵犯了沚国东部边境的2座城邑;工方国也在进犯沚国西部边境的土地。(验辞) 【注释】

[1]癸巳卜◎贞:癸巳,即癸巳日,属干支纪日。所谓干支,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构成六十个干支组合,俗称“六十甲子”。中国古代纪年、纪日,都常用干支来标识。卜,灼龟见兆,也就是卜者钻灼龟甲或兽骨后所呈现的裂纹,观察它来判断所问事件的吉凶。◎,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

断为卜人之名。贞,卜问吉凶。以上在卜辞中称为“前辞”,记录卜问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

[2]旬亡祸:旬,十天为一旬。亡,音wú,通“无”。谓以后十天有没有灾祸?以上称为“命辞”,即命龟之辞,也就是由卜人通过甲骨向鬼神请示某事。 [3]王占曰:占,视兆而问吉凶。谓商王观察卜兆来判断吉凶。 [4]有祟:祟,神祸。谓鬼神要降祸。

[5]其有来戚: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助词。戚,忧戚、祸患。谓似有祸患就要来临。以上称为“占辞”,即根据卜兆而判定的吉凶。

[6]乞至五日丁酉:乞,同“迄”。五日,由卜日起的第五天,即丁酉日。 [7]允有来戚自西:允,信然、果真。谓果真有祸事来自西边。

[8]沚△告曰:沚,商都西北的方国。△,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沚国诸侯之名。告,报告。谓沚国诸侯△向商王报告。

[9]土方征于我东啚:土方,商都西北的方国,约在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其西边与沚国相邻。征,征伐、攻打,这里意指入侵。啚,鄙的本字,即边邑。谓土方入侵沚国东部边邑。

[10]在二邑:在,假借为“灾”字。谓使两个边邑受到损害。

[11]邛方亦牧我西啚田:邛方,商都西北的方国,其位置当在沚国的西边。牧,放牧,这里引申为侵犯。谓邛方也来侵犯沚国西边的农田。以上称为“验辞”,即追记商王占兆后应验的事实。

师遽簋(P144)

王三祀四月,既生霸辛酉,王才(在)周,客新宫。王

(诞)正师氏。

王乎(呼)师朕易(赐)师遽贝十朋。遽拜首,敢对扬天子不休,用作文考旄

? 车工(P160) 啎车既工, 啎马既同。 啎车既好, 啎马既珤。

……(可参看《诗·小雅·车攻》 ? 秦公簋銘(全文): P175

(叔)尊簋。世孙子永宝。

(秦公曰:不顯朕皇且,受天命鼏宅禹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坯。嚴,恭夤天命,保業厥秦,虩事蠻獶。余雖小子穆穆,帥秉明德,刺刺(烈)桓桓,邁民是敕。)咸畜胤士,盍盍文武,镇静不廷,虔敬朕祀。 作吻宗彝,以邵皇且,其嚴御各,以受屯鹵。多釐眉壽無疆,畯疐在天,高弘有麐,竈有四方。宜。

? 诅楚文(P176)

(昔我先君秦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斋盟。曰:芈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亲即大沈之湫而质焉。今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佚耽乱,宣侈竞从,变输(盟制。内之则暴虐不辜,刑戮孕妇……)

? 秦始皇廿六年诏书(P178)

廿六年,皇帝兼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廿六年,皇帝兼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 远宦帖(省别帖)P202

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相平安。知足下情至。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写与周益州(抚)、周访之子。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前半部分42字,唐摹本,2010.11.20.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出3.08亿元的天价。此帖有乾隆御题两次。历经多位收藏家,流传有序:元·柯九思——明·李锦、文征明及长子文彭、吴家凤——清·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后藏入内府。)

癸巳卜◎贞[1],旬亡祸[2]?王占曰[3]:有祟[4],其有来戚[5]。乞至五日丁酉[6],允有来戚自西[7],沚△告曰[8]:土方征于我东啚[9],在二邑[10],邛方亦牧我西啚田[11]。

武丁卜辞(二)

乙巳卜◎贞[1],王大令众人曰协田[2],其受年[3]?十一月[4]。 【注释】

[1] 乙巳卜◎贞:这是“前辞”。意同上一则注[1]。

[2]王大令众人曰协田:令,同“命”,即下令、命令。大令,对君王命令的尊称。众人,指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郭沫若释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说见氏著《奴隶制时代》1973年版第23页。协田,即合力耕田;一说意为协耕,即两人用耜并耕的“耦耕”法。谓商王下令让民众合力耕田。

[3]其受年:受,获得。年,指谷物成熟,引申为好收成。这是卜问鬼神:今年会有好收成吗?以上为“命辞”。

[4]十一月:这是“占辞”。意谓卜兆预示将在十一月获得好收成。

《中国史话》误读秦始皇廿六年诏书铭文

侯 乃 峰(2007.11.)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2004年暑假,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播出了历史记录片《中国史话》。作为面向一般观众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电视系列片,它突破了学校历史教育中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窠臼——即在学校的历史教科书中大多只是提供给学生历史结论,而为什么以及怎么得出的这些结论则往往语焉不详。《中国史话》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以详实的史料,包括许多观众很难得见的出土文物,展示了历史结论之所以得出的缘由,从而连缀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图卷。《中国史话》处处可见制作人员匠心独运,在观众中也引起众多赞誉之声。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处理庞杂的史料时,制作人员也难免有未及深察之处。在第11集《一统天下》单元,说到秦朝统一度量衡时,提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秦权,权上铸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铭文,字幕和配音显示制作人员的句读如下:

廿六年 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 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 绾 法度量 则不壹 歉疑者 皆明壹之

即把铭文中最后一句读为:“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是以前通行的读法。从学术界现在的研究状况来看,这种读法是错误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