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上《范进中举》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我们这样上《范进中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们这样上《范进中举》

今天,我们请茶馆的老朋友――江苏省金湖县的几位语文教师带着他们的《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实录来了。

范进,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老“明星”了,也许在一些老师看来,对他的解读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就阅读理解的多元化而言。注意,这里的“多元化”,我理解不仅仅是不同读者的理解,也包括同一读这在不同时期内的不同理解――作为读者,今天的李镇西可能和昨天的李镇西就是不一样。而且面对同一篇课文,一千个教师也有一千种教法――这是就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创造性理解和教学个性而言。于是,同样是面对“范进”,富于创造的教师便有了常读常新而又独一无二的解读和教学,在这过程中,被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便有了充满智慧的独到理解。

――这也许正是语文新课程所要追求的。 茶馆掌柜 李镇西

陈久红(江苏金湖县外国语学校):导入课文后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进行完整的阅读实践。亲近文本时我感觉到学生语音、语调渐变抑扬,面部表情渐呈丰富。读完后学生的眼光表现出赏析课文的欲望,有学生指着课文说些什么。这时我要同学们再读课题并对其进行扩展。学生不断发言,将文题扩展为:穷困潦倒的范进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二十多次、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举却又发了疯。一学生补充道,中举发疯后荣华荣贵接踵而至?? 卢军(江苏省金湖中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了全文内容,而且设置巧妙,范进的整体形象显示出来了。

我上课前要求学生把《儒林外史》中有关范进的内容找来课外阅读,并摘录范进出场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字:“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这是考官眼里的范进,”结合背景讲解,我小结:“这个客观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到范进的年龄、肖像、经济状况、考学经历。”接着介绍古代科举的有关知识,打消了学生对范进五十四岁高龄居然还应考的疑虑,以便纵深理解人物。

然后要求学生转换视角,借胡屠户、邻居、报录人的眼,看范进到底是什么样人。这部分内容较多,我让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讨论。胡屠户眼中的范进容易看出:中举前毫无尊严,被骂作“现世宝,烂忠厚没用,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举后,则成了“文曲星,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评析说,胡屠户愚妄势利、厚颜无耻的言辞前后矛盾,实乃“胡说”。 邻居、报录人眼中的范进不象胡屠户的妄断和臆断那样直露显豁,学生面有难色。我提示道,作者客观描写了邻居、报录人的所见所闻所行,这一切象“镜子”一样能映出范进的形象,这些不动声色、客观冷静的“零度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需要我们还原情境、紧贴人物才能挖掘。

我举例并启发学生,邻人的眼看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地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如此呆气十足地卖鸡实在可笑,在邻居眼里范进是一个无用的书呆子。 学生显然被调动起来,开始“贴着人物”看书。一位同学认为范进在集市上之所以不相信邻居的报喜,肯定是因为邻居经常耍弄、欺哄他。在邻居眼里,范进是一个老实可欺的人。 又有同学说报录人“处变不惊”、胸有成竹,治好范进疯病,看来那时“新贵人”发疯是平常事。在报录人眼里,范进只是千千万万个喜极而疯的“科举大军”中的一员,所以他们见多不怪,竟成“良医”。

我问,以上都是借助别人的眼来看范进的,我们“自己”眼中的范进什么样呢?大多数学生认为范进只是一个被科举毒害的考试机器,“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范进“有用”,他见了张举人能应对自如,而他那位“正经有脸面”的丈人却吓得“躲进女儿房里”,可见范进书没“白读”。 又有同学补充说范进还很“来事”,最后在拿钱感谢岳父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过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不说还剩四十六两而笼统说还有“几两”就很能说明范进的“智商”和心机。这两位同学能紧贴人物,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复杂的人,立体的人,我表扬了他们的细心和善动脑筋。

在我的鼓励下,又有一位同学有新发现:教材开头胡屠户骂范进是“你这现世宝”,而原著中则是“你这现世宝穷鬼”。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原著中“现世宝穷鬼”好,与“烂忠厚没用”,“尖嘴猴腮,不三不四”相映成趣,能体现胡屠户骂人时“佳句迭出”、飞流直下、出口成章的“高超”技巧。

陈久红:感知人物从文字的理性分析出发是需要的。“教学千法读为本”,要进一步了解体悟,朗读十分必要。我特别提出一定要放声读,这样才能把一些不可言传的东西感悟出来,在读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中举发疯”这段文字情景性极强且意蕴丰富,很适合朗读感悟。

“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朗读这段文字?”

“要读出范进当时狂喜的心情,甚至可以有些颤音和变态的尖叫。”

“读疯言疯语时,要把握好他的心态,声音要短促,气喘吁吁,要简洁,不能拖拉,不能读成“好—了—中—了—”

于是我就请这两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不知不觉跟着读了起来,形成互动,气氛热烈。 我趁机请学生细心揣摩范进当时的心情并自由地读出来,通过读疏通文意,作感知性阅读;接着分组朗读体会,在读中理解此处人物简约、丰满的语言,推究文理,作体验性朗读;最后请一同学表演,另一同学旁白,让同学们品味,作情境性朗读。整个过程逐步推进,通过析读、品读、研读、赏读、比读使学生读出了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很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演绎出范进当时的疯言、疯态及内心的疯狂,对范进的语言处理得语调偏高、语速偏急、节奏偏快、情感表现疯狂、音色沙哑、不由自主地尖叫。同学们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用朗读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审美活动。

“很好,刚才大家读出了范进的嘶哑甚至变态,这样你觉得合理吗?请分析一下当时范进的心态。”

“范进高兴得无话可说,只会木然地念叨:‘好了!中了!’”

“他的话看似疯言疯语,实际映出了他的内心。范进当时心里只想着‘中了’以后就能高人一等,荣华富贵享受不尽,日子‘好了’,所以他只说:‘好了!中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已成了范进病态的疯狂追求,突如其来的喜讯使疲弱的他不堪一击--发疯。”

疯人本身就是变态的,连报录人都说范进是“迷心窍”,他是因“中”而“喜”,因“喜”而“迷”,因“迷”而“疯”。范进中举后疯了,其实他在追求功名的三十多年里也是疯狂的,他的灵魂早已被科举扭曲变形了。 沙正连(江苏金湖县教研室):刚才陈老师是通过诵读体会范进“迷心窍”以后的疯狂。范进发疯时都牢记“中了,好了”,我就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范进“中了”以后哪些地方变“好了”。学生最先发现的是周围人对范进的态度变好了,特别是胡屠户,一位同学用了“前倨后恭”这个成语。有些读书细心的同学甚至发现他在范进中秀才时只带了“一挂大肠、一壶酒”;而中举后却带了肉和钱,后头还跟了一个小伙计。 又有学生补充,对范进态度变好的还有邻居。在范进应考期间母亲饿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没有人接济;“新贵人”中举发了疯还拿来米、酒,甚至抱来了鸡,可谓“倾其所有”。 有学生发现,范进的经济状况也好了。连一向没有往来的张举人也送来了银子和房子。我提醒同学们注意,范进把五十两银子一下子分了六两多给胡屠户,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这是他对自己将来可以捞到更多银子有信心。 “考而优则仕”,介绍一些科举知识后,我提出,范进的政治地位也好了,他必将走上封建社会的政治舞台,人们巴结他是希望以后能得到他的庇护,张举人就是范进未来前途的最好例证。

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国传统文学中经常是大团圆的结局,让人的心理得到释放。你如何看待本文的结局呢?

有学生说,胡屠户一开始瞧不起范进,认为他没有用,是“癞蛤蟆想天鹅屁吃”,结果范进中了,给了这个势利小人一个响亮的耳光,爽!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是个悲剧。范进中了举人,生活条件可能是改善了,但他已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科举机器了,他只为科举活着。另一个学生则认为范进是想借助科举爬到社会的高层上去,从中获得利益,科举对他来说是

手段不是目的。他的目的还是为了活得更好。一个对问题思考比较全面的同学说,我想小说要揭露的就是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它所毒害的不仅是一个范进,而是对整个社会关系的扭曲和异化。

赵长兵(江苏金湖县外国语学校):本课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同学们,范进与孔乙己是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同受科举制度毒害??”突然我发现一女学生坐在那儿若有所思,好像走神了,欲提醒时却见她慢慢地举起了手??她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接上班)“老师,我想跟范、孔二位先生开个小玩笑,将他们的命运颠倒一下,那会怎样呢?”

五分钟后,重新演绎的故事拉开了惟幕??

生:孔乙己骑着高头大马,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威风凛凛地来到酒店,一侍卫手里拿着十九个钱,高声叫道:“掌柜的,快来拿钱,??”掌柜的出来一见,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地,“孔老爷,小人有眼无珠,饶命啊??” 生:孔乙己不会去还钱的。因为他中了,地位变了,就像范进中举前恭敬地尊丈人为“岳父”而中举后随便叫声“老爹”一样,欠掌柜的酒钱他才不当回事呢。

生:他当然会去还,不是为还而还,而是要借机羞辱一下曾经侮辱过他的人,是炫耀,更是报复。

还有学生说孔乙己和范进一样,也疯了,加之没有厉害的岳父,于是就疯下去了。话音刚落,立即有学生反驳,“孔乙己不会发疯的,他的耐挫力特强,打折了腿还去喝酒呢”。我又问“既然你们说孔乙己中举疯了,那么范进未中举会不会死呢?”

生:范进才不会呢!孔乙己孤身一人,没人帮他,连倾诉对象也没有,所以死了。范进呢,他要对妻、母负责任。再说即使不中,照丈人安排,寻个馆混几两银子,养家糊口。他不想死也不能死啊!

生:范进活不下去了。被丈人臭骂一顿,饿的是老眼昏花,卖鸡又跑了半天,再想想那功名富贵,心力交瘁,说不定一头栽下去就死了。 “同学们,其实范进、孔乙己都是受科举毒害的人,迂腐至极,对社会的摆布软弱无力,但他们又有区别,范进自卑,孔乙己清高。如果两人命运相反,范进的结局不会比孔乙己好。如果孔乙己中了,恐怕会高兴得死掉!或者说,他们命运的差异只是形式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悲剧!这种悲剧已经不是个人的了,中与不中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如何都逃不脱悲剧的命运。这是社会的悲剧。”

“老师,今天的高考不再限制年龄,考场中还有七旬老翁,他们比范进还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现象呢?”

我再一次被学生震撼了,这问题有画龙点睛之效。诚然,今天高考考场出现了古稀之人,可他们的目的与范进不一样。他们是为了弥补年轻时的缺憾,是为了充实自己,真是夕阳无限红啊!而这一点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他们的不同也恰恰说明了社会的差异啊!

[评点]

沙正连评卢军的课:所谓把书读进去,就是找准视角,转换视角,“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李镇西语)。只有琢磨语言,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留意细节,推敲字句,才能读出言外之意,领会中国古典小说的神韵,这是教学《儒林外史》时特别要注意的,卢老师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一切从文本出发,但又不囿于文本,而是能由文本引发开去;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把《儒林外史》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并在课堂上有所应用,就体现了卢老师的教材开发意识。当然这也涉及到对节选篇目的教学处理、原著在选做课文后的修改等问题。

重视合作学习不一定就是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所谓小组讨论,而是一种理念。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生生交流、相互启发也是一种合作,关键是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并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

以讨论形式进行的合作学习关键是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以问题统摄课堂。问题设置要

有讨论价值,不能仅仅是信息筛选;设置问题要把握时机,要在学生有所思、有所得的基础上进行;要注重过程控制,评价和结果反馈要及时到位。教师要适时给学生一把梯子,将学生朝高处“托举”一下,“范进卖鸡”部分处理得就很好。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要相信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后来他们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赵长兵评陈久红的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是沃土,阅读就是摄取养分。而自由阅读更有利于根据需要去吸取,规定阅读方式限制了学生心性的健康成长。陈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无限制阅读,学生表情和语音的变化说明了他们能自主自由的读懂,比确定阅读走向更能照顾到学生需要的层次性。 陈久红老师能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理解文意,亲近文本,这是我们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营养的做法,尤其他能设法让学生读出文本的意蕴,这是很有审美意义的。这就告诉我们语文应姓“语”。以往的朗读往往“来去匆匆”,而陈老师用朗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和技能的训练。这种教法是对以分析为主的课型的改造与遏制,使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得到环节上的落实与内容上的深化。

必须强调的是,朗读教学也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知道陈老师的朗读水平很高,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选择课文中最能反映人物心理的文段,让学生涵泳其中、沿波讨源,与学生共同切磋、合作交流,与文本进行了最亲密的接触,学生在言于外的同时更能会于心,所谓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陈久红评沙正连的课:新课程十分强调“对话”。对话的首要条件是让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只有学生深入领会了文本,才可能有高质量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否则对话只能成为闲谈。因此要放手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而不是教师的讲解。我们看到,沙老师选择了一个切口,把学生带入了文本,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同学的学习需求,而相互的交流也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如果说过去教师是把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那么这堂课则是把找到问题答案的材料和机会给了学生。从“以学论教”这个角度看,这是一个成功的处理。我想,这也就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沙老师所提供的这个案例,很好地回答了教师在新课程下的地位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习情趣,创造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我们现在有些人,一谈到开放性、个人领悟,就以为是无原则的放开,把语文课变成无主题的闲谈和无标准的杂烩,这必将影响语文课堂的效率,也必将使学生对语文的科学性产生怀疑。语文教师要在高层次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路标,把语文课堂变成聊天室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 卢军评赵长兵的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阅读感受说不定大部分都没有实际价值,甚至是幼稚可笑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才是创新,但如果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参与,那很可能也就没有了百分之一的创新。所以对学生的感受,哪怕毫无价值,即使影响课堂教学,我们也要带着宽容的心去肯定他们的独特感受,因为他们是课堂的主人! 赵老师能敏锐抓住学生细微的感受和反应。如果没有那位善于思考的女学生的质疑,就不会引发一场关于范进与孔乙己的命运颠倒的讨论。如果没有那最后一个同学的关于古稀老人进考场的质疑,范进、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性就不会揭示得那么深刻。这两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提问,恰恰是赵老师这堂课的点晴之笔,是亮点啊! 新课标下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赵老师简单一句“范进如果未中举会不会死呢?”,既结束了对上一问题的讨论,又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下一话题。就好比风筝在空中飞舞,当碰到障碍物时,人们轻轻地一扯,又飞上了蓝天?? 我们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过一把主人的瘾,他们才有使命感,课堂的效率才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