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以60人的班级规模构建4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15个合作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15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乎,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2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分别编号为A1、A2;B1、B2。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感情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待优生等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为什么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一点可视不同班级具体情况而定。)经过一段时间小组成员适当调整,优化组合。上述的小组划分仅是一个典型案例。只要有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可以按照其他的小组划分形式划分小组。 2.优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想“探究、合作”。 首先,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长期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从小组学习的过程、表现和效果三方面入手,尝试着实施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际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根据每组学生的分工、交流、探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加分制奖励,并对每组成员所得分数进行捆绑式统计,做到每天一统计,每周一公布,每月一评比;采取“贴星星”、“发红旗”等奖励方式。我们还运用同伴评价的方式,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我让学生对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基本能力、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促进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此外,在小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评价过程中,教师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又将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但无论是何种评价,教师始终以学生“学”的状况为评价客体,努力营造出“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竞争。 3.培养探究、合作意识和技能,使学生“会探究、会合作”。要使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出得力的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2)给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如组名有:快乐、战必胜、探索、无敌、勤奋、扬帆、翱翔、合力、雄鹰等。设计组徽,配上组歌,如快乐组:我的学习我做主,我学习,我快乐!战必胜组:知识改变命运,学业成就未来,加油!探索组: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寻找智慧的宝藏! 扬帆组: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雄鹰组:我们要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像雄鹰一样飞翔! 等。各组信息展示在班级信息栏中,互相监督。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魂! (3)为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培养组长和组员的合作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和后进组员的上进心,把优等生和后进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小组交流时,多给这些同学发言的机会。老师也要多关注后进生,多与他们交流,较简单的问题尽量让这些同学回答,多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拥有成就感。当然,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我们还会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把想法整理出来后,再组织小组合作,让这些学生在组内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形成“统一”认识。我们发现通过这样久而久之地训练,一些后进生在优等生的带领下,渐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地提高。

(4)明确分工 开展小组学习时首先要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实行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这种责任承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的分工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协助他人.如:班级有一小组,职慧任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并组织好纪律。黄硕任记录员,负责纪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张伟报告员,集合组内讨论的结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尘杉任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当然,组内成员的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灵活变岗。有时需要大家一起收集资料的,那么大家就各自分头寻找。 (5)培养小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有效开展小组学习的前提。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主动思考,也不会用言语表达。教师应耐心辅助,鼓励、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表达的情境,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欲望,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敢想、敢说。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倾听、讨论的习惯。因为年龄因素,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顾不上倾听合作者发表的意见。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倾听,一是认真听他人表述观点,不插话;二要听清别人说了什么;三是听后做思考,别人哪里说得好,哪里不足,想自己该怎么说。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6)营造氛围,激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兴趣,培植探究、合作自信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也不可能获得全面的知识而显得孤陋寡闻,我们就应大力贯彻合作学习。调查表明,有近30%的学生对于稍难的问题不愿作深入的思考,他们往往缺乏思维的触发点,或者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缺乏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尤其显得必要。如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这就首先要求教师从设计学案的一开始起就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既要对学生的“群体”给予研究,又要对这个群体与它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研究;既要对在群体中的个体积极性的发挥给予重视,又要对个体积极性的发展趋势给予充分的预测。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探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分担他们的忧虑,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探究、合作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群体中担任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7)激励竞争,增强小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可以经常地评比“最佳小组”,采取单课评比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或者以每课各组轮流推出“小组发言人”、“小组主讲人”的形式,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地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压力能够变成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目光必然会投向集体、投向长远,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局限于眼前,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8)教师要适时引导,提高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质量 重视学生间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教师始终是小组学习的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无论在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中,还中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要牢记自己的引导者的责任,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 掌控课堂,适时引领助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不要等待,不要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教师不应该担心学生讨论会提出很多问题,怕“放”了又不能“收”,而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探究学习。同时,对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的要及时予以表扬;对任务不清楚的要耐心说明;对出现问题的及时指导;对提前完成的及时检查并布置新任务;对偏离主题和受阻的及时制止或点拨,使其顺利开展。这样的课堂合作式教学,不仅能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展现自我,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判断正误、推理归纳等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得到锻炼并有所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掘,克服自闭、胆怯、羞涩等不良心理,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尊敬的团队精神。 在小组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教师要精心设计分组学习的各个环节,要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安排、组织形式、策略选择、过程展开、反馈评价等全程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把握展示技巧。在小组讨论后,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最好教师能提前摸底,发言能有一定的针对性更好)。在小组汇报完成后,其他组的同学提出质疑,评价,各组的同学通过交流、碰撞、讨论,最后形成最终的结果。但很多时候学生的争论会出现断层,这时候老师要适时站出来进行适当的提示,最好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学生的讨论才不易被中断。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还是较迷信老师的权威,所以表现出有时候处理问题的时候信心不是太足,这方面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在某些时候提示达不到目的,后面又没有太多推敲价值的问题,老师也可直接告诉答案。这样有时候直接些也有利于老师控制上课的时间。 十、研究过程与方法 1.安排多种形式学习,科学地理解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通过组织培训,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安排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地理解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 2.召开课题专题会议,搜集整理资料,进一步了解合作学习的几种层次以及影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个要素。通过研究论证明确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基本类型:课间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通过文献学习、实践研究等方法,我认为影响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种: (1)积极互赖。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意识关键在于小组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这种积极依赖关系指的是小组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负责。用约翰逊等人的话来讲,“积极互赖存在于当学生认识到他们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与小组组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即除非他们的组员获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就不能获得成功,(反之亦然),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同其他组员的努力协调起来以完成某个任务”。积极互赖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目标互赖、奖励互赖、角色互赖等。刚建立小组后,我通过班会让小组成员互相介绍,除自己的基本情况外,还介绍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理想、愿望等,拉近小组成员间的距离,建立信任感。设计做游戏,在黑板上让小组成员共同画一张笑脸,每人只画一个器官。小组成员开始分工,有的说画嘴,有的说画鼻子等,没有一位同学甘于落后,完成后评比哪一小组画的美观漂亮,使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作用。 (2)相互促进。学习中的互助合作就是一种交流,而交流也是一种实践。学生在相互促进与合作的过程中,必然能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实践。在相互促进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学习的自我调整、自我检测、自我评价与自我反馈。例如,在互助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当学生在给其他同学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的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就大大提高。 (3)个人责任。在课堂小组学习中,要防止“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交流模式,而产生“责任扩散”效应。差学生在小组中是被动的,没有表现的机会,好学生在小组中包揽一切,使“两极化”现象加剧。要培养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合作学习的责任感及合作参与意识,实现真正的合作。 (4)人际沟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需要小组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每个成员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师生间要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应具有亲和力,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成为一种需要。 (5)自我评价。每天让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收获,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3.积极发动思想宣传。举行多次课题专题会议,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用新课程、新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利用教工例会、年级会议、任课教师会议、学生会、黑板报、橱窗、标语、靠牌等阵地向教师及学生宣传有效合作的积极意义。 4.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应该定位的课堂生态。 ①定位一: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强化学习借鉴“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尝试教育”、“成功教育”、“合作学习”、“目标教学”以及魏书生育人教书经验、国外分组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我们最终达成共识:要想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放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点燃学生的希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具体办法,就必须改变“一言堂”,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让学生“动”起来。学校要求教师树立“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切实尊重学生的发展主体地位。学生怎么学好,教师就应该怎么教。改革教学方式,变指令式为超市式,变注入式为发动式,变被动式为互动式。 ②定位二:让课堂“活”起来。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创新的课堂,追求实效的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课堂,挖掘学生潜能的课堂,学生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课堂。我们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导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当“演员”、当“先生”,或讲解、或纠错、或争辩、或表演、或操作,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围绕着学习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课桌对起来。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分组教学,每班分成八至十二个学习“互助组”,每组四至六人,每组由一名学生当互助组长,相当于一个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负责本组学生的纪律、学习的检查、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