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需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例释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例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表承接,就、便、即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史记·管晏列传》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项羽本纪》

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表范围,只、仅仅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表意外,竟然、却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赵世家》

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淮阴侯列传》

③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丰乐亭记》

表转折,却、反而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淮阴侯列传》 55、【内】

①名词:里面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魏公子列传》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李将军列传》

皇宫、宫内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友

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刺客列传》

内心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读nà通“纳”

①动词:让进 毋内诸侯(《鸿门宴》)

放进 内狼于囊(《中山狼传》)

接纳、容纳 亡走赵,赵不内 《史记·管晏列传》 交纳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 56【期】

①名词: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失期,法皆斩 《 陈涉世家》

日期,时候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祭十二郎文》 限度,限量 *征敛无期 《吕氏春秋》

②动词:约会 与老人期,何后也 《史记》

约定 项羽本纪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高祖本纪》

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高祖本纪》

期望,希望 *非相仇也,期有得耳《狱中杂记》 读ji

①名词:一周年,一整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17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超然台记》 57【奇】

①形容词:特殊的,罕见的 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项羽轩志》

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珍贵的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秦始皇本纪》

使人不测的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淮阴侯列传》 怪诞的 奇术,奇梦

佳,好,宜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②名词:机变权诈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老子》 ③动词:惊奇,认为奇怪 梁以此奇籍。《项羽本纪》 认为出众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张衡传》 读ji

①形容词:命运不好,运气不好,常狱“数奇”连用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李将军列传》

②数词:单一,单数,与偶数相对 *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零数,余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③复合词:奇羡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狱中杂技》 58【迁】

①动词:流放 、放逐 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高祖本纪》) 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迁移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孔子世家》)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变更、变动、变化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也指降职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②复合词:迁灭:灭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迁客:贬官降职外调远方的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59【请】

①动词:请求,请人做某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孔子世家》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

乞、求 *(智伯)使人请地于韩(《战国策》)

愿意 *请献十金(《公输》)

谒见、谒问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魏公子列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魏公子列传》

邀请、约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魏公子列传》

18

请教、请示 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赵世家》

②复合词:*⑥请命: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痛苦 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三国志》)

请示 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征颐和园请命西太后云(《谭嗣同》

60【穷】

①形容词:处境困难,环境险恶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 不得志,不显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贫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 走投无路的、濒于绝境的 穷寇莫追 (《后汉书》)

偏僻、荒 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柳子厚墓志铭》)

②动词:困窘 *公孙衍穷张仪 (《战国策》)

终了、穷尽、用尽 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61、【去】

①动词:离开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去大军数十里(《李将军列传》) 距离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除掉、去掉 余悉除去秦法(《高祖本纪》)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列传》) 丢弃、厌弃、失掉 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后汉书》) ②形容词:过去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③复合词:去来 去和来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游黄山记》)

走了以后,来是助词,补充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去过 四川、两广也曾去来(《智取生辰纲》)

去去 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62、【劝】

①动词:劝勉、鼓励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劝说、劝告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19

②复合词:劝农 鼓励耕作 63、【却】

①动词:退、退回 相如因持壁却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使退、击退 北救赵而西却秦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拒绝、推却 却之不恭 回头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去掉、消除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②副词:表将要重复或继续,译为还、再 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漫书》)

④助词:用在动词后,可译为“去”或“了”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月五日夜对月》) 64、【如】

①动词:往、到??去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顺、随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

似、像、如同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高祖本纪》)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及、比得上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②连词:表假设。假如、如果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李将军列传》)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寡人之于国也》) ③介词:表时间,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表所依,按照 怀王曰“如约。”(《高祖本纪》) 急诣部,如书(《李将军列传》) ④复合词:如此、如是、如许:这样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今如此以百骑走(《李将军列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