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沉淀实验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自由沉淀实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自由沉淀实验

自由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小时的单颗粒的沉淀规律。一般是通过沉淀柱静沉实验,获取颗粒沉淀曲线。它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是给水排水处理工程中沉淀池、沉砂池设计的主要依据。 一、目的

1、观察沉淀过程,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绘制沉淀曲线。 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 Stokes 公式。

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比重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要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 D≥100mm 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设在一水深为 H 的沉淀柱内进行沉淀实验,如图 1-1 所示。实验开始,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经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 C0,此时去除率 η=0。

图 1-1 自由沉淀实验装置图

1、沉淀柱 2、水泵 3、水箱 4 、支架 5 、气体流量计 6 、气体入 7 、排水 8 、取样

1

实验开始后,不同沉淀时间 ti,颗粒最小沉速 ui 相应为:

ui?H ti此即为 ti 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池底(此处为取样点)的最小颗粒 di 所具有的沉速。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 Ci,而:

C0?CiC?1?i?1?Pi??0 C0C0此时的去除率 η0 表示沉速 u≥ui(粒经 d≥di)的颗粒的去除率。

实际上沉淀时间 t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沉速 us≥ui 的那以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除此之外,颗粒沉速 us≤ui 的那一部分颗粒也有部分能沉至柱底。这是因为,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较小,沉速 us≤ui。但是这部分颗粒并不都在水面,而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沉柱的高度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能少于或等于具有沉速 u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 ti,那么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设沉速为 us 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 dp,那么除。

在同一沉淀时间 ti 下式成立:

h?dp的颗粒将从水中沉淀到池底而去Hh?us?tiH?ui?ti

hus? Hui所以

uh?dp?s?dp Hui取 u0=ui,对于沉速 us(us≤ui)的全部悬浮颗粒,可沉淀于池底的总量为:

?故颗粒去除率为:

P00us1?dp?u0u0?P00us?dp

1???1?P0??u0三、设备及用具

?P00usus?dp??1?P0??dp

u01、有机玻璃管沉淀柱一根,直径 D=140mm,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筒底的距离)为 2000mm;

2、计量水深用卷尺,计时用秒表;

3、悬浮物定量分析所需设备。以 SS 为评价指标时,定量分析设备包括万分之一电

2

子天平、抽滤装置、带盖称量瓶、干燥器、烘箱、定量滤纸等;

4、水样由硅藻土配制而成。 四、步骤及记录

1、将实验用水倒入水池内,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搅拌,待池内水质均匀后,从池内取样,测定悬浮物浓度,记为 C0;

2、开启水泵将实验用水经配水管进入沉淀柱内,当水上升到溢流口时停泵; 3、向沉淀柱内通入压缩空气将水样搅拌均匀;

4、记录时间,沉淀实验开始,隔 5、10、20、30、45、60min 由取样口取样(约100mL),记录沉淀柱内液面的高度。

5、观察悬浮物颗粒沉淀特征、现象。

6、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水样 SS 值的测量步骤如下:用干燥的滤纸过滤,过滤后,把滤纸放入已准确称量的带盖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内烘干后称量滤纸的增重即为水样中悬浮物的重量。)数据记录于表 1-1。 五、成果整理

1、计算不同沉速时,悬浮物的去除率。

数据整理内容

(1)实验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

沉淀柱直径d= mm 原水中悬浮物浓度C0= mg/L (2)实验记录表

表1-1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记录表

沉淀时间(min) 0 5 10 20 30 45 60 滤纸编号 称量瓶+滤纸重量(g) 取样体积(ml) 称量瓶+滤纸+SS质量(g) 水样SS质量(g) Ci (mg/L) 沉淀柱高度H (cm)

3

(3)实验数据整理表

表1-2 颗粒自由沉降原始数据整理表 沉淀时间(min) 沉淀高度(cm) 颗粒沉速u (mm/s) 未被移除颗粒百分比Pi 总去除率η 5 15 25 35 45 60 2、根据计算结果,以 η 为纵坐标,分别以 u 及 t 为横坐标,绘制 η~u,η~t 关系曲线。

六、思考题

1、沉淀柱高分别为 H=1.2m,H=0.9m,两组实验成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2、绘制自由沉淀静沉曲线的意义?

附:废水悬浮固体的测定

一、原理

水质中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 0.45μm 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 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按重量分析要求,对通过水样前后的滤膜进行称量,算出一定量水样中颗粒物的质量,从而求出悬浮物的含量。 二、仪器和试剂

1、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或玻璃漏斗;

2、CN-CA 滤膜(孔径 0.45μm、直径 60mm)或中速定量滤纸; 3、吸滤瓶、真空泵; 4、电子天平; 5、干燥器;

6、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7、内径为 30~50mm 称量瓶。 三、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 103~105℃烘干2h,取出后盖好瓶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的质量差≤0.2mg)。

4

2、去其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 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 3~5 次。如样品中含有油脂,用 10mL 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 103~105℃烘箱中,打开瓶盖烘 2h,取出后盖好瓶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四、计算

悬浮固体SS(mg/L)=

式中: 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

B—滤膜+称量瓶重量,g; V—试样体积,mL。 五、注意事项

1、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如需放置,应贮存在 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2、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

?A?B??1000?1000V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