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实习指导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供各公共卫生专业使用

流行病学

实习材料

(试用)

寇长贵 组稿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二○○五年六月

实习一 疾病频率测量

[目的] 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时间] 1学时

[课题一] 199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人,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

问题1.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问题2.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问题3.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问题4.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问题5.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

[课题二] 某地人口25万,男132000,女118000,1995年共死亡2000人,肝癌患者300人,死于肝癌者200人,其中男120人,女80人,请计算下列指标:(如不能计算说明理由)

问题1. 该地区1995年全死因死亡率 问题2. 该地区1995年的性别死亡专率 问题3. 该地区1995年肝癌的性别死亡专率 问题4. 该地区1995年的肝癌病死率

[课题三] (摘自《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段广才主编)

1986年元旦前夕,某市一所小学,10天内在教职工中突然发生肺炎20例,占职工总人数的42.6%(20/47)。学生137人虽与教师接触密切但未发现病例。师生均以症状和胸片胸部异常为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爆发为一次暴露于共同致病因子所致。发病与接触病人无关,与集体分购甘蔗时,接触并吸入所附尘埃有关。恢复期病人血清IgE增高显著。甘蔗表面分离出以青霉菌、毛霉菌、红酵母及酵母样菌为优势菌株。吸入菌尘可能是此次过敏性脑炎爆发的原因,资料见下表。

购买甘蔗或在分购现场停留与发病关系

购买否 + + - -

合 计

分购时在场否

+ - + -

人数 27 15 1 4 47

病人数 16 3 1 0 20

罹患率(%)

问题:试计算上述四种情况下过敏性肺炎的罹患率,将结果填人表中相应栏内。

-1-

实习二 疾病分布

[目的] 学会认识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形式及其特点,掌握疾病按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方法。 [时间] 1学时

[课题一] (摘自《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段广才主编)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不同工作日及工作时工伤发生事故如表2-1、2-2。

表2-1 青岛某机车车辆厂不同工作日工伤发生情况

日 期(按厂休日) 一

频数 1613构成(%) 17.7

表2-2 青岛某机车车辆厂不同工作时工伤发生情况

工作开始后第几小时

1 2 3 4 5 6 7 8 合计

频数 1527 构成(%) 17.3

1050

1.9

1194 13.5

998 11.3

825 9.4

846 9.6

879 9.9

1511 17.1

8833 100

二 1357 14.9

三 1391 15.3

四 1315 14.4

五 140715.4

六 1573 17.2

日 465 5.1

合计 9121 100

问题:上述的工伤时间分布与操作工人的日常行为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对预防事故有什么意义?

[课题二] 下图为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按行政区的分布图

图片来自《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4)》

问题:试描述上图的艾滋病地区分布特征?根据你了解的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现状,试分析一下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2-

[课题三] (摘自《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段广才主编)

麻疹的病死率与年龄的关系如表2-3(注:假定病例的年龄分布与全国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

表2-3 麻疹年龄别病死率(%)(1952~1962年,格陵兰)

年龄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0~ 795 30 37.7

1~ 696 4 5.7 2~ 5628 4 0.7

年龄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14~ 5028 11 2.1 35~ 2713 24 8.8 >55 1150 44 38.3

问题:试述病死率的意义。上述资料对麻疹的防治策略有什么意义? [课题四] (摘自《流行病学》第三版 连志浩主编)

多年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存在一种原因未明疾病叫“察布查尔病”。本病病死率很高。中央卫生部曾两次派专家前往协助新疆卫生厅调查,于1958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终于查清了病因,提出了扑灭本病的具体措施。

本病临床表现为外貌无欲状,眼裂小,上脸下垂,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嚼咀无力,舌不能伸出,失音;无脑膜刺激征,直到死前意识仍完全清楚。化验检查包括脑脊液无异常。追查10例病愈患者,均无后遗症。两例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充血、点状出血及水肿为主,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很轻微,表现为中毒性病变。此外,本病的分布规律如下。

(1)历年发病情况:解放后历年“察病”发病情况如表甲。 (2)季节分布;见表乙。

(3)年龄、性别分布:见表丙,可见小于20岁的青少年居多20岁以上的成人中妇女居多(18/23,占78.3%)。

(4)民族分布:察布查尔县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锡伯族混居县。锡伯族约8800人。历年88例病人中87例为锡伯族,只有1956年发病的1名为俄汉混血儿,但其生活饮食习惯与锡伯族完全相同。

(5)职业分布:以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及家庭妇女多发。

(6)地点分布:察布查尔县共辖7个区,其中只有三区和四区的8个乡有锡伯族居住。三区和四区以外的其他区从来发现本病。有锡伯族居住的8个乡中,各乡本病发病率高低不一,由0.7~16/万,其中第六乡发病率最高,唯独第二乡不发病.见下图。

病例分布较分散,但在病家往往有2例或2例以上患者。病家同院的邻居通常无病人。然而不是邻居的两个病人有时却有共同暴露因素。如1956年两名病例(一名病故,一名痊愈)分居两处但同时发病。此二人在发病前一天在病故者舅母家吃过同样的食物“米送乎乎”。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