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会计学原理》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设置会计科目,既要结合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又要符合经济管理要求;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要符合企业自身经济管理的需要。

3.设置会计科目必须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所谓统一性,就是设置会计科目时,在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上,应尽量做到核算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利于提供统一口径的会计信息。所谓灵活性就是在能够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投资者的要求,设置或者增补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4.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

应保持会计科目的相对稳定,不能经常变更会计科目的名称、内容、数量,使核算指标具有可比性。

此外,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对没一个会计科目应有固定的编码,以便分类排列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会计科目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科目内容反映各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科目级次反映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

会计科目的内容,要规定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和使用方法,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办法的客观性质划分,并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科目的级次,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要兼顾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分级。

根据企业资金构成的内在联系和会计对象的特点,会计科目一般可分成五类:

(一)资产类会计科目。按照资金周转的速度不同划分为四小类:

核算流动资产的会计科目,如“现金”、“应收账款”等

13

核算长期投资的会计科目,如“长期投资”等 核算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核算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会计科目,如“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

(二)负债类会计科目。根据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划分为两小类:

核算流动负债的会计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核算长期负债的会计科目,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三)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根据构成情况分三小类: 核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会计科目,如“实收资本”科目 核算公积类的会计科目,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核算利润类的会计科目,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等

(四)成本类会计科目。包括两小类:

核算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费用科目,如“生产成本”科目;

核算为生产产品发生的间接费用科目,如“制造费用”科目;

(五)损益类会计科目。根据损益的形成内容,分为五小类:

核算产品损益的会计科目,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等科目。

核算其他业务损益的会计科目,如“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等;

核算期间费用的会计科目,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14

核算投资收益的会计科目,如“投资收益”科目; 核算营业外收支的会计科目,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根据其提供的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成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三个级次。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一般由财政部按行业统一制定。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它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3)二级科目,也称子目。它是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三、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设置账户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经常提供有关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数据。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没有一定的结构形式,还不能把经济业务连续地系统地记录下来。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是对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连续系统记录的一种工具。

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都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其不同点是,会计科目只能是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内容,不能连续反映某些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结存情况,账户可以运用一定的格式,连续、系统地记录反映某项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一

15

般说来账户应包含以下内容: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日期和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内容);增加或减少的 金额;凭证号码(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结存余额。

简化的账户格式丁字账:(“T”型)

账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分别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余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通过账户记录的数额可提供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四个核算指标。上述四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左右两方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如果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右方则记录减少额;反之,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左方记录减少额。 第四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掌握复式记账原理 教学要求:

1、明确复式记账的概念

2、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3、掌握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

记账方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如何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善的记账方法。对于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上登记一笔账,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该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账户设置不完整,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