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园的大中小班幼儿及家长。

2.调查工具:选取父母填写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来测查儿童的问题行为;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来考察父母的教养态度。 3.调查程序:

在某一幼儿园调查之前,调查者先向该幼儿园领导和班主任讲明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的支持;随后调查者随机选取该幼儿园不同班级幼儿为调查对象,由班主任负责将问卷发放给家长,填写完后交给班主任老师收集,然后统一交给调查者。调查工作从2005年12月开始。

4.处理将资料量化赋值后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2.0对资料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

内容包括:

1、父母的学历及职业情况 2、父母教养方式统计 3、儿童问题行为因子状况

4、父母不同教养方式下儿童问题行为因子状况

5、父母不同教养方式下不同性别儿童的问题行为比较 6、父母不同教养方式下不同年龄儿童问题行为比较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四、论文撰写的进度安排

2005年6月底—8月 选题,确定导师和毕业论文的大致方向;阅读书籍及相关文献。 2005年9月 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查阅相关文献、书籍。

2005年10月—11月 研读相关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制定论文提纲与调查方案。 2005年12月5日向宁波市中山艺术幼儿园和宁波市宝韵幼儿园投放问卷。 2005年12月5日向鄞州东方幼儿园投放问卷。

2005年12月9日向象山县春晖幼儿园和象山石浦中心幼儿园投放问卷。 2006年2月—3月 整理、分析数据,撰写与修改毕业论文。 2006年4月 修改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凌燕,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家庭干预. 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1期 [2]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大拿金大学出版社 1993 [3]管益杰,关于家庭因素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初步探讨.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6 期

[4]吴汉荣,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与矫治.中国学校卫生, 2004年12月第25卷第6期 [5]王玲风,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自我概念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4月第25卷第2

[6]陈保平、 刘伟 、谢守付,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 2005

年第13卷第4期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98-99

[8]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9月 [9]叶奕乾、杨治良等,图解心理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郑福明,主编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6月

[11]吕勤等,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在2-4岁期间的问题行为. 心理学报, 2002,35(1):

89-92

[12]薛慧、于倩、孙莉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智力发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中国公共卫

生, 1998年:212-213

[13]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

[14]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第4期

[15]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3):290-297 [16]关颖,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4期

[17]杨丽珠等,家庭心理学.见贾岩主编,家庭建设大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 [18]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279-280

[19]Bradley E.J.@ Peter,R.D physically abusive and nonabusive mothers’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and child behavior.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91.61 (3)455-460

[20]Patterson,G.R.,DeBaryshe B.D.,@ Ramsey,E.,Oregon Social Learning Center.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antisocial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 t,1989,44:329-335

[21]Msckinnon-Lewis,C.,Lamb,M.E.Arbuckle,B,baradaran,ect.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biased maternal and filial attributions and aggressiveness of their interaction.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1992,4:403-415

[22]LaFreniere,P.J.;Provost,M.A.@ Dubeau,D.From an insesrue base:Parent-child relations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ur in the preshool .Early Development and

parenting ,1992,1(3):137-148

[23]Sugawara Masu ,Kitamura toshinori,Toda Mari Aoki,Shima Sato-su,Sato Tatsuya,

Mukai Takayu.Development of Problem Behavior;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xterma_ lizing Problems from Infancy to Middle-childhood .The Japanes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Psychlolgy,1999.10(1):32-45

[24]John Wiley @ Sons,Handbood of child psychology;V.4,547-642

[25]K.Sommerfelt etc.Behavior in term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preschoolers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65(2001)107-121

[26]Peter Muris etc.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fearfulness,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linically referred children Person.individ.Diff.vol.21, NO.5,PP. 813—818,199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