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七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换句话说,个人将自身置于他人的地位,开始起他人的作用。当个人采取了任何一个他人或一个“概括化 (一般化)的他人’’的立场时,这一过程便告结束。“实际上,只有当他在一定意义上将各种角色(他以这些角色的身分与自己打交道)的立场结合起来时,他才能获得个性的统一。”

总之,自己不是单个有机体的个人所有物,而完全是社会性的,自己只可能存在于社会和人的交际过程中。 (二)自己的特殊交际手段——手势和语言

自己是运用特殊的手段,即语言符号进行交际的。因此,语言对自己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米德认为,口头的有声语言是进化的产物,为了理解语言,必须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原始形态。米德同意冯特的思想,认为语言的原始形态便是手势。他们之间看法上不同的地方是:冯特和达尔文一样,把手势看成情感的外在表现;米德则认为手势是行为的要素,即行动或动作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真正的语言还不存在,因为手势还没有社会约定的意义。当一个人开始对自己的手势作出与别人同样的反应时,手势便具有社会约定的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意识到他的手势会起什么反应,能够对手势作出解释,换句话说,他了解手势的意义,并为了一定的意图而利用它。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特殊类型的手势,即有声手势或词语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词语比其他各种手势优越之处,在于词语对一切人,包括说出这些词语的那个人在内,都发生同样的反应。

5

由此可见,一方面个人像别人那样对待自己,即成为自己的客体;另一方面,明确的意义开始与有声手势或词语相结合。 (三)意义的理解理论

米德所提出的意义的理解理论,在他活动的25年间,不断发生变化。事实上,他的意义观的实质,总是通过行为主义的术语表达出来,而且完全符合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意义在于某一客体、手势等在它所针对的人,以及在作出该手势的人身上所引起的那些反应(“实际后果”),或者是在于作出这种反应的准备(姿态),在于“以手势所要求的方式行动的准备”。“意义乃是姿态(attitude、态度)的意识。” 米德曾经强调,意义不是主观的东西,因而不应当在个人的心理中寻求意义之所在。意义属于社会过程,它是“某种客观上现有的东西的发展,是社会行动一些特定阶段之间的关系”。意义在其展开的形式中,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特定个人所作出的手势;社会行动 (即一个人作用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后果,手势在该社会行动中是初级阶段并且是它的象征;另一有机体对该手势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估计到上述意料中的行动后果的。虽然手势的意义最初与具体个人的某一具体反应有关,但是它就基本性而言是社会的,因而显示着普遍化的倾向。“有意义的手势或符号,为了具有含义,总是要求有该手势或符号得以产生的社会经验过程和社会行为过程”,即要求有一个范围,“在该范围内,这些手势或符号对于特定集团的全体成员具有同样的、或者说共同的意义,而不论他们是运

6

用这些符号与他人交际,还是作为他人的符号的接受者而对之作出反应”。

另一方面,米德指出,对符号意义的意识是自己形成中的决定性环节。所以他说:“对意义的意识??与自己意识有密切的联系。”他还认为,这种有意义的符号在为人类带来自我意识之际,也为人类社团随带来了语言成分。正是通过语言,作为人类才能充分掌握思想的智能。通过和他人的姿势交流。大至人类的文化发展,小至具体的个人生活圈子,都出现了语言。正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的发展和使用,它首先用于相互交流,之后用于内心思考(思维),以致我们就成了现在这个独特物种。人类动作的社会性和符号性最为重要。这也就是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的来由。

第三节 米德自我与符号互动论理论

一、\自我\概念的脉络

最早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是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认为\自我\是指行内省功能的心灵的一个组成部分,执行这一功能的主体为\主我\,其对象即\客我\。后来,米德借用了他的\主我\-\客我\这一对概念,但意义却有很大不同。(这种\自我\完全是个人化的,每个个体的自我是独立的,米德借用了这对概念,把自我一分为二使之互相审视)

库利 (Chares Horton Cooley)沿着\社会自我\的方向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看法。他指出,\我\意味着自我感觉及其表现,主要

7

指的是观点、目的、愿望、声明等而非物质的东西,也非躯体,这一点不同于詹姆斯认为的自我可以分为生物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自我是经验的,可以用曰常观察来证实和理解。同时,自我是一个发展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像其他原始的感觉一样不断地演变和改进。库利最著名的论断即\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

(looking-glass self),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也即想象他自己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的。这种自我包括三部分:对别人眼里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对这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

库利\镜中自我\概念有几个要素:第一、\自我\是放在社会环境中的,源于同他人的交往,即具有社会性;第二,说到底,\自我\仍然是个人的感觉、意识,是一种对他人观点态度的想象以及就此产生的主观感觉。这些都影响了米德的\自我\概念。(库利将自我放到了社会互动中,但这种存在于人与人互动的片段中,是简单化的,米德仔细考察了自我如何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形成,这一过程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相结合的) 二、米德的\自我\

(一)自我:主我、客我

自我,作为可成为它自身的对象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并且产生于社会经验。(米德的概念)自我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两面。用米德的概念就是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主我是思考着、行动者的主体,是创造者、创始人。客我是一个人采取的影响他行动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