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年春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板书设计

10.草虫的村落 归来的游侠

村民和谐生活 快乐、可爱 音乐演奏会 自然、热爱

村民的勤勉劳动

教后反思

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极其准确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想象、拟人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洋溢着的生活气息。

这篇课文我是第一次教,因此自己做了认真的准备,阅读文本,熟悉教材,设计合理有效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完成本科的教学任务。不足之处较多,比如:学生读文时感情不够充沛,缺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只限于对文字的了解缺少探索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培养学生热爱自认、热爱生活、不断创新的精神。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第26页,共98页

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①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②部分词语不同; ③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④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3)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②标点要正确使用;③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反问词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二、“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1)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

(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

(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 (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第27页,共98页

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8.小结: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如果班级中已经有学生曾写过阅读日记,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三、布置作业: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 (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二、谈话导入

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 三、准备发言

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发言要求:

内容:介绍一种动物(1.外貌体态;2.生活习性;3.生存环境。) 说者要求:(1)内容准确,观点正确;(2)说话连贯,有条理;(3)语气、语调适当;(4)动作、声音模拟准确。

听者要求:①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②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③能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四、小组介绍

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五、布置作业

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 2.预习“阅读平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4。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连续观察日记《螳螂的启示》。 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写过日记,但昨天我们预习的日记——《螳螂的启示》和我们所

第28页,共98页

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三、明确概念

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

四、阅读内容,明确写法特点

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朗读得正确、流利,想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明确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1)先小组内交流。 提示: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谈,但必须要结合日记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收获。

(2)全班进行交流。

①仔细认真地观察。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

②认真思考。能通过观察事物,进一步思考,从中获得启示。 ③能坚持进行观察,做事能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④热爱生活,喜欢小动物。

⑤能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描写观察对象。如:比喻、设问。 ??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则日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1.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请大家想一想:写这样的应用文,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吗?

如: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2.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观察日记呢?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

六、布置作业

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准备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5。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放寒假前,或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观察任务,确定观察对象,开始进行连续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及时作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询问学生观察及记录的情况,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观察时间

观察重点 详细情况记录 自己所联想到的 连续观察后获得的启示 第29页,共98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