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每月随机进行一天门诊的处方点评,对处方中存在的较集中的问题写出书面总结,上报医务处,由医务处督促整改,保障处方合格率≥95%质量指标的完成。

(3)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每季度抽查100张处方,重点评价抗菌药物、注射剂的正确使用。 检查标准7: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

考核方法:现场查看特殊药品管理与使用情况。 改进措施:

(1)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特殊管理药品进行管理、贮存与使用,有严格的使用规范与程序,有安全保证措施。

(2)成立特殊药品管理小组,每月定期检查药库、调剂室、手术室等部门对特殊药品的管理情况。

(3)严格执行特殊药品进货、验收、入库、贮存、使用登记制度,定期考核药剂人员特殊药品管理的常识,配合医疗管理部门做好医院麻、精药品培训考核工作。

检查标准8:不使用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不使用无批号、过期、变质、失效药品,不生产、销售、使用未经批准的制剂。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依法执业,禁止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严格执行药品进货、验收、入库、贮存制度,药品分别储存、分类定位,整齐存放。 (3)对过期、变质、失效药品及时处理,药品报损率符合规定;药库中药饮片标识清楚。 (4)加强药事工作人员质量与安全意识的教育,质控小组定期开展质量与安全监控,杜绝使用未经批准制剂现象。

检查标准9: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 考核方法:查看科室满意度档案。 改进措施:

(1)建立收集意见渠道,建立科室满意度调查档案,对投诉有调查结果、有反馈、有考核整改措施。

(2)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每季度安排一次业务培训并考试。不断提高药事人员的业务水平。

(3)加强药事人员服务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窗口人员的服务水平,使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事部门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4)每月召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5)每季度召开一次与临床科室的联席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研究整改措施。

(十一)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考核方法:查看委员会,职责;实施细则、考核办法;文件及资料;教育和培训记录。 改进措施:

(1)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并贯彻落实。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制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信息反馈等制度。

(4)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临床科室成分输血考核办法》等规定并执行和落实。

(5)每年组织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使医护人员掌握输血基本知识。 (6)每月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2: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考核方法:实地查看输血科设施、设备、人员资质及相关制度,抽查工作人员掌握工作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情况及备案。

改进措施:

(1)加强输血科能力建设,做到布局合理,仪器和人员资质符合要求,确保临床工作需要。

(2)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输血科贮血基数要达到3天急症用血量,具备24小时为临床提供输血服务的能力。

(3)严把质量关,输血科血液来源完全符合规定要求,杜绝非法采供血现象的发生。按照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严禁非正常途径的各种血液制品进入输血科和临床科室贮存、解冻、配血、发放和使用。

检查标准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考核方法:质管办定期抽查输血病例,输血科室备案。 改进措施:

(1)不断充实、改进、完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保证输血安全。

(2)加强血液入库、核对、交叉配血和出库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质量与安全。

(3)加强输血适应症的宣传,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输血适应症,完成全血和成份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成分输血比例≥90%的质量指标。

(4)输血科每月对临床用血情况统计考核,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杜绝不合理用血,对临床用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或通报。

检查标准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考核方法:查看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及实施情况;工作人员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情况。 改进措施:

(1)制定并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2)严格执行报废血液处理规定。

(3)贮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75%酒精),并进行细菌学监测,做好相关记录。 (4)输血器材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杜绝不合格医疗用品购入和使用。 (5)输血完毕后血袋按规定回收输血科,保存24小时后销毁,做好一次性器材的销毁记录。

检查标准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考核方法:查看各种制度文件及执行记录。 改进措施:

(1)输血前,做好临床输血申请单所查检验项目是否齐全的核对工作。

(2)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双方核对后登记

备案,受血者血样各种信息要齐全。

(3)输血科工作人员从接收标本、交叉配血、发放血液要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操作,不得有误。

(4)患者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存入病历。

(5)急诊用血或患者及家属不能签字者时,应报医院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报请医院医务科批准。

(6)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做好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十二)医院感染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方案

检查标准1. 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查看。

改进措施: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持续性发展改进措施,结合医院感染实际工作需要,不断修订、补充、完善相关制度。

检查标准2.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考核方法: 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考核、检查感染知识知晓度。

改进措施: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临床监控小组。专职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持证上岗。兼职人员责任到位,须达培训要求。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培训后上岗,医务人员培训按专业、层次进行院内、外医院感染专项培训。

检查标准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现场检查考核。

改进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及相关人员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有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控制办法, 制定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控制科室、岗位有相应预案、措施,全员重视,多方合作。

检查标准4. 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现场查看布局、设施、工作流程。

改进措施: 根据预防医学和卫生学要求,对本院的建筑设计重点 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针对目前布 局存在以往遗留的有待改进的问题,将卫生学布局列入今后医院感 染控制议题,医院在今后基建、改建项目中,参考医疗卫生设计人 员及感染管理部门意见,争取三区划分合理。

检查标准5. 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考核方法:查阅原始资料、年度检测登记本、灭菌登记资料。 改进措施: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完成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的调查报告。逐步由全面综合性监测进展到现患率监测、前瞻性目 标性监测(手术切口、新生儿、ICU)。开展消毒灭菌环境微生物监 测,每月将报告网上反馈。与临床相结合,将疾病及部位感染状况

控制在以下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院感染现患实查>90,力争≥96%;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由临床各专业小组配合,完成现患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