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好 B.较好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25、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的计算中,昼间和夜间的时间分别为_______。 A.18h和6h B.14h和10h C.16h和8h D.15h和9h 26、噪声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中,L10、L50、L90相互之间满足_______条件。 A.L10L50L90 D.L10>L50>L90

27、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0类区的昼间噪声标准为50dB,不同功能类别的噪声昼间标准级差为_______dB。

A.3 B.5 C.10 D.不等

28、根据《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核办法》,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中占有的比重为_______。

A.10% B.20% C.30% D.40%

2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适用于我国_______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趋势的年度综合评价。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国家级

三、多项选择题

1、 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_______、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

测报告。

A.简报 B.月报 C.季报 D.年报

2、环境质量状况对媒体声像报告是在在环境保护专业技术报告的基础上,将环境状况信息高度概括,运用新闻体文字表达方式,并采用_______等多媒体表征手段编制而成的一种报告版本。

A.声音 B.摄像 C.图片 D.动画

3、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噪声必报项目有_______。

A.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 B.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C.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白天) D.区域环境噪声普查(夜晚)

4、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

A.环境概况 B.环境质量状况 C.主要环境问题对策 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5、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分为_______三种。

A.简本 B.详本 C.领导版 D.公众版

6、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

A.当年环境监测工作概况 B.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结论 C.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7、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环境概况部分除环境工作概况外,还应包括_______。

A.自然环境概况 B.污染事故概况 C.信访提案概况 D.社会经济概况

8、多时段_______污染趋势分析中,每个时段比较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应一致。

A.日变化和月变化 B.年变化 C.多年变化 D.季变化

9、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下列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划分为一类区的是_______。

A.风景名胜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自然保护区 D.农村地区 E.特定工业区

10、城市环境空气功能区达标评价项目为_______。

A.降尘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总磷(非湖库)的Ⅲ类标准值为_______,湖库为_______。

A.0.1mg/L B.0.2 mg/L C.0.3 mg/L D.0.05 mg/L

12、空气污染指数(API)只要适用于_______的空气质量评价。

A.空气质量日报 B.短期空气质量预报 C.空气质量月报 D.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报

13、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不仅要对评价范围、评价时段的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还应对影响空气质量变化的_______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A.太阳黑子 B.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C.能源消耗和气象条件 D.排污量和治理投资

14、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时,百分位数中的5%位数和95%位数是监测极端值,在排除监测过程的质量误差前提下,应分析出现高浓度的原因,如_______等。

A.沙尘暴 B.极端重污染气象条件 C.八大行星引力变化 D.节假日

15、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关于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SO2、NO2、CO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B.SO2、NO2、CO每日至少有15h的采样时间 C.TSP,PM10每日至少有15h的采用时间 D.TSP,PM10每日至少有12h的采用时间

16、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控制项目由_______组成。

A.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 B.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C.饮用水卫生项目 D.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将地表水水域划分为五类,其中Ⅰ类适用的水域是_______。

A.源头水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 C.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D.国家自然保护区 E.农业用水

1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规定,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下列属于标准范围内的监测项目有_______。

A.氨氮 B.硝酸盐氮 C.亚硝酸盐氮 D.凯氏氮 E.总磷

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4类区标准适用于_______。

A.城市道路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B.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C.穿越城区的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 D.商业区

20、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中,进行同一水体(断面、河流、水系)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多时段趋势比较时,必须满足下列_______三个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A.评价时选择的监测项目必须相同 B.评价时选择的断面基本相同 C.评价时跟断面的监测频次必须相同 D.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

21、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水系)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某两个时段进行比较。比较方法有_______。

A.单因子浓度比较 B.达标率比较 C.水质类别比例比较 D.功能区达标比例比较

22、湖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主要根据______等项目浓度确定。

A.总氮 B,氨氮 C.总磷 D.有机磷

23、比较同一评价时段不同河流的水质状况,可采用的方法包括_______。

A.断面平均综合指数 B.河长加权平均综合指数 C.断面达标率 D.单项平均污染物浓度值

24、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其中第二类适应于_______。

A.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B.海水浴场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水产养殖区

四、判断题

1、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应反映各环境要素原始监测数据。( ) 2、环境监测 的各类报告、数据和资料均可引用发表。( )

3、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在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原因时,做到环境污染因素与自然生态破坏因素相结合,既注意分析突变因素,又注意分析渐变因素,尽可能说清环境污染来龙去脉。( )

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由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

5、TSP和PM10年平均值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年至少有60个日均值。( )

6、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空气质量部分的编写,全部有效监测数据均应参加平均值及有关评价指标的同级计算。( )

7、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大气污染趋势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 8、硫酸盐化速率与酸雨分布相关分析认为:硫酸盐化速率监测值越高,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并形成湿沉降的可能性越大。( ) 9、空气污染指数API=51时,空气质量为优。( ) 10、气象条件不影响空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 )

11、分析空气质量变化原因时必须结合各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

12、某一区域空气污染趋势评价结果,用统计表表征即可。(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