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关上门窗,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6.在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成绩是15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8.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km,一辆小车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实验题

19.(1)小王同学在汉丰湖边到了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这块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操作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①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时______(选填“小石块”或“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②若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则应该______。

③天平平衡后,盘内砝码情况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④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水面高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本实验中系着小石块的线会使测量的密度结果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李同学也想测这块小石块的密度,却不小心把量筒损坏了。但身边有天平、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其操作步骤如下,请完成其中的空格。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1; ②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2;

③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所示放置(水至杯子口); ④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⑤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m3,通过上述测量的数据求出小石块的体积V=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本小题两空用本大题中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0.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3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放大的箭头,若不调整箭头距离,应该把水珠变厚,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4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

21.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小刚应在玻璃板_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重合。 ①蜡烛B与A外形相同是为了探究像和物___________. ②从多个角度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只点燃蜡烛A,而不点燃蜡烛B,使实验中观察到A的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_______。 (4)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需要增加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 下面的记录表格中①②两处填写的内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① ② 1 2 3 4 5 …… 22.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如图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____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____℃。 t/min T/℃ 0 90 1 92 2 94 3 96 4 98 5 99 6 99 7 99 8 99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所示为水沸腾_____(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23.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_____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振动的频率变_____。

24.一同学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测量 “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同学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s~t图线,则

时间t/s 0.0 0.4 0.8 1.2 1.6 2.0 路程s/m 0.000 0.036 0.469 0.957 1.447 x (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m. (2)接下来,该同学将质量相同、数量不同(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不同时刻的速度,得到它们的速度一时间(v-t)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观察图(b)中单个纸杯的v-t图线1可知,小纸杯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空气的阻力__________自身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3)单个纸杯和5只叠放纸杯比较,在它们各自到达匀速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f1:f5=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A D C B D 二、填空题 11.54

12.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 不变 改变 13.色散 ; 黄 ; 红 14.升华,凝华,熔化 15.信息 传播过程中 16.7m/s 6m/s 三、计算题

17.(1)1×10﹣4m3;(2)2.5×103kg/m3

18.(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3.48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85.06km/h. 四、实验题

19.砝码 移动游码 58 2.9 小于 零刻度线处 m3?m2?

m1?水水m3?m

220.凸透 7mm<f<14mm

21.前面 反射 大小关系 找准像的位置 增强光的反射,更容易成像。 刻度尺距u/cm 像距v/cm

22.秒表 5 99 不变 时 23.乙 高

24.匀速直线 1.937 等于 1: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