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提取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看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别把论题当论点;二是标题往往不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稍加整理。 (2)看开头语段。作者往往通过事例、名言提出论点,可注意文中相关的提示语,如“可见”“由此观之”“当然”等。 (3)看结尾语段。就是所谓篇末点题的写法,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因此”等表总结性的词语。 (4)看中间过渡语句。 (5)归纳各分论点,总结出中心论点。

12.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的作用。对于议论文而言,文章首段的作用一般有:①引出论题或点明观点;②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观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本文不难发现,第①段交代了“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而引用的黄庭坚的话,不仅可以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而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举例论证。(1分)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对照几种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确定运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论证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论证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方面的作用。第③段画线句子讲述了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一事,属于举例论证,论证了本段“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技法4 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

含义及作用

答题模板

是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

方法。因为“事

实胜于雄辩”,

所以举出确凿典

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是引用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

析道理论证的作

用,应先弄清引

用了谁的言论,

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道理论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

方法。这种方法

可深入浅出地把

道理讲得通俗形

象,容易被人接受。

对 是将正反两方面比

的事实或道理进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的事例(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

证明了……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使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

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强调了……观点,使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 论 证

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将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14.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2分;体会,1分。共3分) 【素养落地】 本题考查考生选定角度、调动自己的读书事例谈体会的能力,巧妙地将议论文文本与考生的读书实际有机结合,这要求考生既要吃透文本内容,又要拓展思维,实现论点与论据的衔接,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给句子谈体会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画波浪线的句子,从中提炼出如“读书滋养美好心灵”“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可以看到更美的世界”等观点。然后从中任选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体会。值得注意的是,本题表面看起来是谈阅读体会,实则是围绕提炼出的观点,补写有关读书的事实论据。 【文章解构】 15.D(2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D项,两个“谋”都是“谋划”的意思。A项,闻名,著称/听到,听见;B项,贤明/明亮;C项,充足/值得。

16.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感激”1分;大意1分。共2分)

【素养落地】 本题要求考生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引导考生了解古代汉语知识,又引导考生正确有效地运用现代汉语。因此,命题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句翻译必须要在把握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达到译文“信”“达”“雅”的要求。解答时,应注意关键词的正确翻译。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感激”应翻译为“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17.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兴复汉室的决心。(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内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情感的把握。解答本题,可结合语段(一)的内容进行分析。“先帝三顾茅庐”一事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自己临危受命”一事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父子的忠心;“先帝临终托孤”一事表达了作者兴复汉室的决心。考生据此作答即可。

18.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节制。(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课内外文言语段对比阅读。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千载人”的意思,即“千载伟人”。然后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探究其受人称赞的原因,即概括人物的品格。语段(一)主要表现诸葛亮的忠心赤诚、感恩图报、治国有方;语段(二)“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表现出其用兵仁义节制,“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表现出他颇具政治远见。考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二)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用兵行军,都以仁义和节度法制为本,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曾有过的。大概因为他的思虑行动,全都出于(对刘玄德和恢复汉室的)忠诚。他生在乱世,亲自在田地中劳作,假使没有徐庶一句话的推荐、玄德的三顾茅庐,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显贵是一定的了。诸葛亮第一次见到玄德,(纵论天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