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宣言读后感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独立宣言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读《独立宣言》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

法学1301 冯歆然

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档案馆 永久展示着一份让美国人民永远自豪对后世产生身深远影响的文件——《独立宣言》。1776年,托马斯·杰弗逊主持起草的《独立宣言》在战火中诞生,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骄傲又庄严的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自此,美国的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的地标性建筑自有她最独特的含义和纪念价值,美国是个追求自由民主的国家,这或许是一种根生地固的思想,追溯百年前他的建国和立宪,《独立宣言》无疑最光灿夺目,略读发现其民主思想突出且有先进意义。

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

独立宣言中说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天赋人权”即“自然权利”,其基本精神是强调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这些权利绝不应该被剥夺。

洛克,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将天赋人权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要求;《独立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不可剥夺,但将其概括成自由权、生存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适应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主权在民学说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贯穿了一个中心思想——主权在民他认为一个民主的政府必须把权力完全交给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然后再由全体公民把权力赋予给一个组织,即民选的政府。

《独立宣言》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独立宣言》中提到“如有任何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保障生命,获得自由及追求幸福),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

它……”,这是人民主权说在资产阶级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中的第一次体现。

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

人民革命权最早由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由于政府

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如果君主篡夺立法机关的权力和未经人民同意而制定选举制度,或政府滥用职权而侵犯了人们的自然权利时,人们就有用武力推翻他们的权利。他认为,任何政府都可能腐化而退化为暴政。暴政就是非法地获取他私人的或小集团的利益,必然侵犯人民的利益。必须把实行暴政的人当作侵略者来对待。专制国家不是国家,专制政体不是国家的合法形式,人民没有义务服从。暴政是对神创秩序的侵犯,是以暴力迫使人民崇拜偶像。所以,反抗暴政不仅是人民的权利,更是神圣的宗教义务。”

而《独立宣言》以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为基础,指出:

既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一旦政府不履行职责,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起来革命来改变或推翻它。

宪法的精髓就在于反对专制、不自由、不平等,争取自由、民主、主权在民、平等,无疑,《独立宣言》具有宪法精神和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是他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屈从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

之后,《独立宣言》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产生和亚非拉革命都产生了深渊积极的影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