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三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年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三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 信息反映即时性假设

所有信息都及时反映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之中,不存在任何时滞,因而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即时的,不存在一个连续的扩散过程。任何人不能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获利。

6. 小概率事件

在概率论中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具体小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具体规定。按照正态分布的理论,在这些平均数中,也有5%的样本平均数不在范围之内,这样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在p100中提到,经典线性微观金融理论的隐含结论,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或者说,依据正态分布假设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是很低的,但一个具有足够长历史而言,金融机构危机是一个必然遭遇的事件:雷曼兄弟破产。

7. 线性微观金融理论

包括有效市场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都是经典的线性微观金融理论。基于一定的假设,线性微观金融理论人认为,金融资产市场是强有效市场,金融市场总是处于完全竞争常态,各种投资工具之间具有无限的替代性,金融资产的供需都具有无限单行,价格只能停留在均衡状态,因此,金融资产价格是一种均衡分析的结果。其隐含结论是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事实是,小概率事件的发生频率总是超于理论预期。

8. 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

指包含可交易金融资产的FM-IS-LM一般均衡模型,该理论是对于凯恩斯传统宏观金融理论的一个改进与拓展,将可交易金融资产引入传统宏观经济模型,以全面分析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及其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中FM,指金融资产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IS则是对于商品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LM是货币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加总构成一般均衡分析。

9. 金融资产危机

主要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跌,造成金融资产名义价格迅速大幅减少,对金融资产持有人的财产造成巨额损失而形成的一种金融危机状态。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金融危机和目前正在经历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源于金融资产危机。

10.

“失去的十年”与日本金融资产危机

主要是指日本1990年代的由于金融资产价格危机所带来的持续十年时间的经济衰退。1985年广岛协议之后,日本经历了5年持续桑张后,1990年开始出现了股市下跌和房地产资产价格下跌,然后波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发了严重的银行危机,并引发了全面的信用紧缩,最终引发了全面的经济衰退。面对不断发生的银行流动性危机和实体经济的衰退,日本央行为次级经济复苏,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救援,甚至采取零利率政策,但收效甚微。

11.

传统金融理论的内涵

29

基础: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 核心思想:市场是有效的;

隐含结论: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金融资产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各种投资工具之间具有无限的替代性,金融资产的供需具有无限单行,价格只能停留在均衡状态,些微的差异都会在无限短的时间内,被无限的供需所迅速弥补。因此,在线性范式下,金融资产几个是一种均衡分析的结果,遵循均值回复过程。

12.

金融危机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冲突

传统金融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之上:理性人假设、无交易成本假设、信息完全性假设、借贷无限制假设和信息反映即时性假设以及独立同分布假设,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还要求股票收益率满足正态分布,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所有投资者都追求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有效性,及他们要求在给定风险水平收益率最高的资产组合。其结果是金融市场是强有效市场,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因此,金融危机不过是小概率事件,也不可能发生。但是现实是,金融危机确实爆发了,小概率事件成为理解金融市场的监管点,并成为各国货币当局预测金融体系整体性危机的核心。

13.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与金融资产危机

是由于过度的金融资产膨胀所导致的金融资产危机。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诱发了企业融资欲望,美国股市的连续上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涌进股票市场。1929年10月,股市暴跌,后面波及银行体系,引发了银行危机。而金融资产危机和银行危机迅速引发了全面的信用紧缩,进而引发了严重的实体经济衰退。慢慢十年经济恢复长路。

14.

2008年的“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比喻是小概率事件。指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时,经济学家都在根据美国经济指标判断,次贷危机是局部问题,不会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然而,2008年3月,随着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全面金融危机开始,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信贷市场,基本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失去了融资功能。小概率事件又一次成为事实,美国实体经济迅速陷入衰退。

15.

简述大概率假设下的线性微观金融理论

传统金融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基础上,决定了其线性分析范式,其核心思想是市场是有效的,其隐含结论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尽管投资组合理论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选择理论,然而因为其理论前体重摒弃了小概率事件,而只是一种对金融市场大概率常态的分析,是以常态代替不确定性,以均值作为确定值,恢复到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远离均衡的常态是不会发生的,或者不需要研究远离均衡的非常态。

16.

建立在小概率假设下的金融理论

小概率事件发生概率超过理论预期,投资组合理论要求的收益率并不符合正态分布假设,不仅

30

会出现异方差现象,并且出现波动集束现象。由此,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受到关注,就不再是统计学问题了,而是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问题了。小概率事件成为理解金融市场的关键,小概率事件因为会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使市场发生转折,成为理解市场的关键,成为各国货币当局预测金融体系整体性危机的核心。因此,为了研究小概率影响更大的金融比东,必须突破金融学原有的概率统计学基础,将金融理论研究拓展到小概率领域。

17.

非线性微观金融理论的实证分析

P113.对于金融自残价格是否符合经典微观金融理论的正态分布或者随机游走假设,可以利用Hurst指数和分析自回归异动平均模型分别作出检验。实证结果(p115)表明,(1)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特征,不符合正态分布假设,尖峰厚尾;(2)在0.01显着性水平,自相关;(3)修正的R/S检验显着超过临界值,表明了显着的趋势持续性。等等。

18.

非线性微观金融理论的形成机制

理解金融资产价格的非线性机制是理解现代金融体系和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包括(一)金融资产价格非线性变化的信息分布和传递机制,第一是信息的非完全性总成了投资者对于投资者对于金融资产价格判断的差异化;第二是共有知识差异是产生学习型协同行为的基础;第三是信息流动的非即时性欲投资者学习过程推动了金融资产的自我实现机制得以形成,而学习过程是金融资产价格遵循自我实现正反馈机制的基础。(二)非线性金融理论的微观交易机制,第一是在无借贷条件下,“零和交易”中的增值效应;第二是信用的介入加剧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一方面是在存在私人借贷情况下,金融资产价格增值进一步扩大,另一面则是在银行信用存在的条件下,金融资产的价格将进一步丧生,交易量将急剧扩张,因此,出现高杠杆推动的金融资产膨胀。(三)对于金融资产价格非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传统金融理论中所强调的收益率符合正态分布假设根本不存在,线性的微观金融理论存在根本的假设错误,其分析又过于简单。

19.

经典线性微观金融理论的反思

微观金融理论之所以与现实的金融现象之间存在冲突,形成了一种线性范式下的均衡论框架,是因为经典微观金融理论对于投资的维度、个体理性和金融资产定价机制的分析过于简单。(1)投资决策未对的过分简单化——均值/方差分析存在局限;(2)对于个体理性概念的过分简单化——概率理性与隶属理性;(3)金融资产定价机制的过度简单化——价格锚定的不确定性;(4)经典金融资产价格线性范式只适用于大概率状态。

20.

金融危机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对比分析历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具有着极其相似的背景和演化过程:银行信用的介入推动可交易金融资产市场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发生过度膨胀,但是由于资金约束和政策变动,可交易金融资产市场出现反转引发严重的金融资产危机,金融资产危机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和流动

31

性枯竭引发商业银行危机和内生性信用紧缩,进而导致实体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第一,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扩张的交互作用,是推动金融资产膨胀的主因。第二,金融资产与银行信用的交互作用,是导致金融资产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金融资产膨胀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可交易金融资产微观价格上的非线性特征和在包含可交易金融资产宏观经济框架下表现出的正反馈机制,在宽松货币条件下常常推动金融资产膨胀的加剧,而在紧缩货币条件下有触发严重的金融危机。第一,当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 第二,当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又如何?

22.

试论述金融资产膨胀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与结构变迁,而且也改变了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更加剧烈和频繁,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额五家和经济增长等指标。次之,在宏观政策面上,金融资产膨胀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得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下降,金融危机频发。在原有的以银行存款为主要金融资产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率调整影响消费和投资,从而调节经济体系的周期性波动。在传统的经济系统中,以负反馈为特征的自动调节机制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同时宏观经济政策的可测度性和可控性较好。但是,随着金融资产的膨胀,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对于市场主体所持有的资产价格和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大。造成宏观经济波动的起因 往往不再是来自于实体经济,而更多是来自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最后,随着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各种市场化金融工具为代表的资产类金融资产逐渐成为金融体系的主体,金融体系运行日益表现出非线性,正反馈特征,尤其是在各种信用工具的放大下,金融资产价格变化uui家具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五章 铸币税及其测算

1. 铸币税

创造高能货币导致的收益(Benjamin Eden, 2006)。最初的铸币税定义,有几层含义p149,第一个含义是指指铸币者向过往和政府缴纳的利润或者税收。第二个含义指铸币者收取的将原始的贵金属加工成为铸币的费用。第三层含义,指铸币厂收取的总费用,包括铸币硬币的实际成本加上政府赚取的利润。概括而言,铸币税指货币发行收益(甚至包括发行费用部分),包括铸币者上交给政府的税收,以及铸币者获得的利润。其测算方式是货币的媒介价值与其本身制造价值的差。

2. 通货膨胀税及其测算

通货膨胀税系指当政府增发中央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持有的中央银行纸币购买力的下降,就如同政府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了税收,可表示为

3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