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复习清单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 2.能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3.能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真题回放

【例1】 (2015·北京)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第1~3题。(共8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容色变得忧惧)然以悲,泫然(流泪的样子)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2)则有去国怀乡 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春和景明 翻译: (2)时有小舫往来 翻译:

3.【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①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②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原因是③

。(4分)

【答案】1.(1)景象(景观) (2)离开

2.(1)春风和煦,日光明媚 (2)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3.①小船 ②狂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境界 【试题解析】1.此题为词语解释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词的掌握情况。 2.此题为句子翻译题,考生翻译时需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注意是不是需要补充上句子的省略成分,注意调整句子的语序。

3.此题主要考查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两篇文言文的共同点是通过岳阳楼不同的景物描写引发不同的内心感触。首先,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其次,进一步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例2】 (2016·北京)阅读《三峡》,回答第1~4题。(共9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溯: .(2)属引凄异 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 ....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 。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 。 【答案】1.(1)逆流而上 (2)连接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3.(示例)春冬时节的三峡美不胜收,它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白色的潭水急流而下,险峻的青山青翠欲滴,悬崖陡壁中长着形态各异的柏树,有的枝干清雅俊秀,有的枝干盘虬卧龙,清澈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它们的影子,群峰高耸入云,山峰之间瀑布飞流激荡,水花飞扬。水清,树荣,山高,草茂,景致别有一番趣味。

4.(1)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的实词解释,也是文言文题目中最简单的一部分,所有内容回归课本知识。

2.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的重点句子翻译,尤其要注意补全文言句子中缺少的成分,不要直译,注意调整顺序。学习使用“留、删、补、换、调、变”的文言句子翻译方法。 3.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中对于“清荣峻茂”所呈现出来的意象和意境。注意在原有句子的翻译中加入描写,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景物描写要全面。

4.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中的景色描写与课内古诗的知识点迁移能力。首先分析出《三峡》句子中的景物特点并与诗句中的意象、意境相匹配。其次联系长江、帆船等关键词语展开联想,选择合适的诗句。 实战演练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第1~3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肉食者鄙( ) (2)公将鼓之( ) ..【答案】(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击鼓进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答案】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请你阅读第③段,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第②空用原文回答)

在本段中,曹刿论述了① ,抓住了② 的有利战机,后发制人,进攻齐军;看到齐军③ 后,果断做出追击齐军的决定。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④ 、⑤ 的人。 【答案】①鲁国取胜的原因 ②彼竭我盈 ③辙乱旗靡 ④有谋略 ⑤善观察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第1~3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填空。

(1)《曹刿论战》“何以战”一句中“以”是“凭借、依靠”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一句中“以”是“认为”的意思,本文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以”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行收兵”一句中“兵”是“兵员”的意思,《出师表》“兵甲已足”一句中“兵”是“兵器”的意思,本文中“兵革非不坚利”中“兵”的意思是 。 【答案】(1)凭借、依靠 (2)兵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答案】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最主要的条件是 。(用两个字回答)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第1~3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