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中外美术史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教师招考中外美术史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红、橙、黄绿 5、什么是色相?

答:牛顿色环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被称作色相。(解释:色相是指色彩的倾向,相貌或名称。) 6、色彩的明度? 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 7、色彩的纯度? 答:是色彩的纯净程度。 8、怎样调节景深? 答:

9、什么是书法?

答:中国书法是一门使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能对汉字创造性书写来表现作者抽象审判意趣的艺术。 10、什么是甲骨文?

答:在我国商代书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1、解释饕餮纹与夔龙纹?

答:是商周青铜器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装饰文饰,其特点是经浮雕与线刻相结合构成一个有耳及角、双目圆睁的怪兽头部。 12、简介《园治》。

答:明代计成著,是一部从科学理论对造园艺术作出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对造园艺术的指导思想、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13、什么是佣?

答:俑是古代墓室中代替活人陪葬的偶人。从东周时期考试流行,盛行于汉唐时期,多为陶、木材料制作。

14、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色.

答:霍去病是西汉时著名的青年军事将领,为解除北方匈奴部族对中原的威胁立下汗马功劳。为纪念他,在其墓前多件大型石雕。这些石雕作品是在异常简练概括的石材上雕成动物会野人的形象,粗犷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它们与山野融为一体,是中国早期封建社会精神力量的真实写照。 15、简介龙门石窟

答: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部伊河两岸东西山崖间,今存窟龛两千一百多个,造像数十万身,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开始开凿,其中铁道部约占3分之2,最著名的作品是唐代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16、简介云冈石窟

答:位于山西大同市五周山,现存洞窟53个,共计一千一百余龛造像五万一千身,其主要造像时期是在北魏时期。 17、简介《韩熙载夜宴图》

答:《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8.7cm,横335.5cm。 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18、简介《清明上河图》

答:《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的一幅风俗画,是他的代表作。该画是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该画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以散点透视的构图法,集繁杂的事物容于一幅画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神态各异,构图疏密有质。

五米多长的画卷,共描绘了五百五十多个人物,牛、马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色。整幅卷轴充分反映了北宋时期京城的经济繁荣和昌盛。是一幅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的现实主义风俗画。 19、简介秦始皇兵马俑。

答: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宴寨乡西扬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后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俑群,也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宝,1987年就与秦始皇陵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20、简介汉代雕塑艺术的特色

答: 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当时,雕塑艺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技巧迅速提高,举凡大型纪念性石刻、园林装饰雕塑、各种明器雕塑及实用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留存至今的汉代雕塑遗物极为丰富。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作品上。 21、谢赫的六法论

答:“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六法”是自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2、简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伏尔加河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

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23、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

答: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24、北宋山水画 的艺术风格

答:是我国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前期以范宽为代表大气,全景式,讲究可观可游,后期以郭熙为代表追求四时的变化,马远的小景式构图等。 25、试析当代画家吴冠中的艺术成就。

答:吴冠中是当代具有影响的画家,讲究中西相同,注重形式语言,充满时代精神,讲究风筝不断线。吴冠中在油画中植入水墨的基因,又在水墨中融入西方现代的造型观念,同时在两个不同天地中探索,你中求我,我中求你,将东西方艺术的血液混合在一起,从而为他的艺术建立了一种新品格、新趣味。而这种新品格和新趣味,正是随东西交融的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

26、试析梵高的艺术风格

答:荷兰后印象主义画家代表,独特的绘画语言,强烈的主观情感,不幸的身世,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具有影响。他几乎用原色来描绘,强烈的色彩对比一下子攫住了观众的心;短促而粗壮的笔触,形成一种节奏感。色彩犹如镶嵌在画面上的宝石,闪闪发光。梵高用心灵感受光明,由荷兰古典画法、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给予的灵感,在绘画艺术领域里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