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结构方式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纪录片结构方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集 指点江山 第四集 礼治天下 第五集 皇帝的家 第六集 故宫的玉 第七集 故宫的陶瓷 第八集 故宫的书画 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第十集 从皇宫到博物院 第十一集 国宝大流迁 第十二集 新的历程

实际上《故宫》这个题材已经拍摄过多次了,可以说每一次拍摄选取的角度都不相同,

但是这一次无疑是结构得最好的:打破了自然的时间顺序,按照空间结构,每一集都紧紧围绕故宫这条中心线,但每一集又都有一个中心线之下的不同的主题,12集就是分别从12个方面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讲述故宫的故事。

不仅如此,\设定中心线\的方法还可以将一堆在后期编辑时无从下手的素材理出一个头

绪,运用人为设定的中心线,完成编辑。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前期采访和拍摄阶段,未能按照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这些均可作为中心线)驾驭所能够拍摄的一切,并且,对于其他的结构方式又不熟悉,使得后期制作一筹莫展时,我们不妨试试在后期阶段运用\设定中心线\的方法。

以下举例说明。

我们现在需要拍摄一部农村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如何显著成绩的纪录片,我们拍摄了这

个村子的概况,农民科学种田使得农业获得大丰收,村办企业如火如荼,村里的小学盖起子漂亮的校舍,计划生育工作也连年取得佳绩,村党支部工作深得民心??等等诸如此类。可是,我们的记者在拍摄回来以后才发现,虽然他拍回了若干小时的素材,每一个段落的剪接也算顺利,但将这些若干的小段落串联在一起时却困难重重,或者干脆就是马尾穿豆腐。此时,你不妨尝试使用\设定中心线\的方法帮助你完成编辑工作。具体而言,即:寻找你的拍摄素材中的空镜头,或许当你拍摄这个村子时已经注意到了村口有一棵大槐树,你拍下了它一天中各个时段(清晨、午间、黄昏、月光下┄┄)的光效变化。你还用各种景别记录了流淌在村中的一条小溪,因为它的清澈。这时,无论是村口的大槐树还是村中清澈的小溪,都可以成为贯穿全片的中心线。在若干小段落之间加入这些空镜头,并且反复使用,造成重复。由于形式上的一致,人为地外在化地联出一条线,使观众产生认同。

三、阶梯式递进法

阶梯式递进法就是引导观众上台阶,而在每级台阶上需要设置一个悬念,使观众在上台

阶的过程中解开一个个\谜\一般的悬念,当台阶全部上完即谜底全部揭开之时,全片结束。这种结构电视纪录片的方式,如同邀请观众与编导共同参加采访,调查片中所记录的事件

发展或者人物的命运,直至彻底完成整修过程。观众被这些台阶引入更高层次,逐渐向纵深处探究。

那么,\阶梯式递进法\又具有怎样的内容呢?

中国的章回小说、传统评书或者相声都是靠\抖包袱\、\卖关子\等方法吸引读者、听众

或者观众,使得他们不放弃、并且发笑。特别是说评书,除了内容要能吸引听众之外,每次在何时设置悬念,在何处\打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都需要经过仔细推敲,因为这是评书表现的重要手段。电视纪录片的运用“阶梯式递进法\来结构纪录片可谓照方抓药,以此类推。这种结构电视纪录片的方式如同邀请电视观众与编导共同参加采访,调查片中所记录的事件发展或者人物的命运,直至彻底完成整个过程。如此一来,电视纪录片所提供的信息量便如同一级级的阶梯,观众被这些阶梯引入更高层次,逐渐向纵深处探究。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

纪录片《我的家》就是典型的\阶梯式递进法\结构方式。

中国天津电视台与四川电视台合拍的电视纪录片《山洞里的村庄》也是\阶梯式递进法\

结构方式。《山洞里的村庄》描写的是一个祖居山洞中的村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现代化气息的影响下,拉电上山入洞的事件过程。

\阶梯式递进法\尤其适用于调查、探索、解开历史之谜等类题材的纪录片,它看起来如

同邀请电视观众共同参与采访、拍摄的全过程一般,纪录片本身所提供的信息量,随着片子的一步步展开而一层层向纵深探究。使用\阶梯式递进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在每一级台阶上所设置的悬念必须是观众关心的、感兴趣的,它有可能构成观众的趣味点。否则,将不具有任何意义。第二,当一个悬念的结果尚不明了,一个谜底尚未揭开,也就是说当观众刚上到新一级台阶立足未稳时,不可匆忙又去攀登另一个台阶。在电视纪录片构成之际,每个段落都不能留有疑惑,至少,要使观众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不可能要求电视观众如同纪录片的制作者一般,全神贯注于屏幕,他们有可能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刚刚打开电视机,或者,因为其他事情暂时离开了电视机,所以,在电视纪录片进行中每一次新的信息出现时,要提示观众记住它们。当观众要努力通过回忆去记起片中的某个信息,例如:这个人是谁呀?刚才好像见过;那个场所似乎出现过等诸如此类的疑问时,有可能就是我们麻烦的开始——-观众准备更换频道。

四、依据文理逻辑法

此种结构方式是指: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

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依据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

(如《河殇》、《世纪行》、《东方之光》以及我校校庆片《啊 摇篮》)

依据文理逻辑结构纪录片,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画面—

—用形象的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

\依据文理逻辑法\就是: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

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按照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类似于我们中国电视人所言之\专题片\的形式。

所以我认为纪录片与专题片概念区别的争论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所谓的专题片只是纪录

片的一种结构方式而已。在国外,就没有\专题片\这样一种说法。

如果一定要区分一下两者的区别,我认为区别在于:

1、纪录片画面所表现的,与被拍摄对象之间有一段共同的时空轨迹,而专题片基本没

有;

2、纪录片主要依赖画面传达编导者的意图,专题片主要依赖旁白传达编导者的意图; 3、纪录片是被记录的事物本身告诉观众是什么,而专题片是编导直接告诉观众是什么; 4、纪录片必须在事情发生时同步进行拍摄,如果事情已经结束了,纪录片也就不存在

了,而专题片则不然,事情已经了结,可以采用一些能让人联想的画面,用旁白告诉观众;

5、由于纪录片与被拍摄对象必须保持同时空流程,因此制作周期相对长,专题片可以

直接拍事情发生的结果,不必顾及与被拍摄对象保持同时空流程,因此制作周期相对短;

6、纪录片讲求透过画面所折射出来的深层含意,而专题片常常是直抒意思; 7、纪录片更见摄影的功夫,专题片更见编辑的水平;

运用\依据文理逻辑\的方法结构纪录片的目的,或许可以用毕加索的一句话来概括:\

我画物体的形状是根据我所认为的那样,而不是根据我所看见的那样。\

\依据文理逻辑\的方式结构电视纪录片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是:第一,观点新鲜出奇。被无数人谈论过的话题很难再讲出新意,而没有新意的\文理逻辑\对于观众而言还有多少收视的兴趣与价值呢?第二,这种方式结构的纪录片一般比较注重解说词的写作,而电视的首要意义在于\看\。所以,当我们在为抽象的解说词的写作冥思苦想之际,万不可忽略了电视画面的形象语言的运用,只要是电视,画面永远居于首要位置。第三,纪录片的前三种结构方式更侧重于叙述功能,而\依据文理逻辑\的方式结构纪录片则更侧重于画面的

表意功能,特别是电视画面所独具的冲击力。在画面的编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画面的节奏,强化已拍摄素材的冲击力。最后,用其他结构方式制作的纪录片,有成功与失败之分,也有界于二者之间的平庸之作。但是,\依据文理逻辑\方式结构的纪录片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中庸之道的选择,或者大获成功,或者一败涂地,借用一个不恰当的形容,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以上我们综述了电视纪录片的四种结构方式。其实,在此所列举的四种结构方式,只是

电视纪录片最基本的结构方式。通过这四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可以衍生出若干种结构方式,我们不可能在此逐一赘述。日本NHK的一位资深电视纪录片制作者指出:\最好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是电视观众意识不到的结构\,中国更有一句古训:\艺无定法\。我们提出的四种结构,无非是为了叙述的便利而勉强为之。在电视纪录片的具体创作实践中,不应拘泥于任何一种结构方式的使用,而应是各种结构方式的融汇贯通。在我们引以为例的优秀电视纪录片的作品中,很多是两种、甚至三种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电视的魅力在于可以永远不间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希望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在创作实践中,不要形而上学、生搬硬套地使用以上的四种结构方式,而是将它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丰富、完善、综合、娴熟地掌握。

随着电视的发展,现在纪录片的创作手法越来越多,新的纪录片中,有些形式是上述结

构形式没有能够概括的。以下介绍一些新的纪录片创作手法。

五、纪录片创作手法的新模式

由于纪录片走向了市场化,对纪录片价值标准的判断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从市场的观点

来看,你采用的是什么结构方式和手法样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看,观众喜不喜欢看。手法样式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使节目好看。所以,不管采用的什么手法样式,只要能够让故事最大限度地去吸引观众,就成功了。

1、真实再现、情景再现

用电视剧的手法,以及娱乐片的手法、游戏的手法,事先设置好场景,用真人去实现。

如果再现得好,是很受观众欢迎的。

2、肥皂剧式的纪录片

把肥皂剧的因素引进了纪录片,也需要设计。比方说,BBC做的机场。机场是一个公众

的环境,在机场里可以选一个与公众打交道的人物,透过他,来讲很多故事。还有《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也是这一类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