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贵阳市名校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贵阳市名校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详解:A. 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和碘单质,方程式为:2Fe+2I=2Fe +I2,故A正确;B. A1C1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方程式为A1+3NH3.H2O =Al(OH)3+3NH4,故B错误;C.氯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0

2-+

-3+

+

3+-2+

2H +CI+HClO;D.向稀HN03中滴加Na2S03

2-

+-

溶液生成硫酸钠、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3SO3+ 2H+ 2N03=2NO+H2O+3SO4,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A。 点睛: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要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再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进行检验。例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和碘单质,FeCl3和KI都是可溶性的能拆,Fe3+和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氨水是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氯气溶于水生成的HClO是弱电解质,不能拆。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CH3-CH2-OH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素异形体

161718D.8O、、8O、8O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解析】A、H2和D2均是氢元素形成的单质,是同种物质,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CH3-CH2-OH与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正丁烷和异丁烷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三者均为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以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研究对象是单质。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 g A与 4.48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 g,碱石灰增重4.4 g。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机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请写出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答案】 C3H8O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确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进而确定分子式。再结合相关的性质确定官能团,进而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

详解:(1)浓硫酸增重3.6g为水的质量, n(H2O)=3.6g/18(g. mol-1) =0.2 mol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

n(H)=2n(H2O)=0.4 mol,碱石灰增重4.4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n(CO2)=4.4g/44g.mol-1=0.1mol,4.48L氧气的物质的量=4.48L/22.4L. mol-1 =0.2 mol,氧气的质量=0.2mol×32g/mol=6.4g,故CO的质量

=3g+6.4g?3.6g?4.4g=1.4g,故 n(CO)=1.4g/28(g. mol-1 )=0.05 mol,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n(C)= n(CO2)+ n(CO)=0.1mol+0.05mol=0.15mol。由O原子守恒可知3gA中

n(O)=2n(CO2)+n(CO)+n(H2O)?2n(O2)=2×0.1mol+0.05mol +0.2mol ?2×0.2 mol= 0.05 mol,由上述分析知3gA中,n(H)=0.4mol,n(C)=0.15mol,所以,n(C):n(H):n(O)=3:8:1,故A的最简式为C3H8O,由H原子与碳原子数目可知,H原子已经饱和C原子四价结构,故其最简式即为分子式,A的分子式为C3H8O。答案: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

(2)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为醇或醚,。因为有机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所以只能为醇类,可能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

。答案: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

可广泛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

疗。某学习小组欲利用硫酸亚铁溶液与甘氨酸反应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过程如下:

L-1 FeSO4溶液与100 mL 0.2 mol·L-1 NH4HCO3溶液混合,反应步骤1 制备FeCO3:将100 mL 0.1 mol·结束后过滤并洗涤沉淀。

步骤2 制备 (NH2CH2COO)2Fe:实验装置如图,将步骤1得到的沉淀装入仪器B,利用装置A产生的CO2,将装置中空气排净后,逐滴滴入甘氨酸溶液,直至沉淀全部溶解,并稍过量。

步骤3 提纯 (NH2CH2COO)2Fe: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加入乙醇,过滤、干燥得到产品。

⑴固体X是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 ⑵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⑶步骤1中,Fe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混合时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⑷步骤1中,检验FeCO3沉淀已洗净的操作是______。 ⑸步骤2中当观察到现象是______时,可以开始滴加甘氨酸。

CaCO( 分液漏斗 除去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FeSO4+2NH4HCO3【答案】3碳酸钙)=FeCO3↓+(NH4)2SO4+CO2↑+H2O 取最后的洗涤滤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沉淀已洗净 澄清石灰水中有较多沉淀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详解】

(1)装置A用于产生CO2,长颈漏斗中盛有盐酸,则试管内多孔隔板的上方应放置碳酸盐,为能够控制装置A中的反应,该碳酸盐应难溶于水,因此X为CaCO3(碳酸钙),仪器C为分液漏斗。 答案为:CaCO3(碳酸钙);分液漏斗。

⑵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从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为保证不妨碍实验,应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氯化氢气体;

答案为:除去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⑶步骤1中,Fe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混合时,亚铁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亚铁白色沉淀和无色无味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

答案为: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

⑷取最后的洗涤滤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沉淀已洗净; 答案为:取最后的洗涤滤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沉淀已洗净。 ⑸实验过程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是为了防止装置中含有的空气将二价铁氧化,当尾部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较多的沉淀时,说明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可以滴加甘氨酸与碳酸亚铁反应; 答案为:澄清石灰水中有较多沉淀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Na2O2NaOHNa2CO3NaHCO32Na+2H2O=2NaOH+H2↑CO2+H2O+Na2CO3=2NaHCO3CO2+2OH-=CO32—+H2O 【解析】

分析: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B是过氧化钠,A是钠,C是氢氧化钠,D是碳酸钠,E是碳酸氢钠,据此解答。

详解: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B是过氧化钠,A是钠,与水反应生成C是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D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E是碳酸氢钠,则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E的化学式分别是Na、Na2O2、NaOH、Na2CO3、NaHCO3。 (2)反应②是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⑤是碳酸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CO2+H2O+Na2CO3=2NaHCO3。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I.某温度时,在一个10L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比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与起始时比________________。

n(X)=n(Y)=2n(Z),(4)将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

Ⅱ.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交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一定能证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CO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2)一定能证明NH2COONH4(s)

min)变小不变7:5②③④③ 【答案】3X+Y2Z0.015 mol/(L·【解析】

分析:I.根据图像X和Y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作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作生成物,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同时间同体积,物质的量变化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结合问题通过三段式计算。

II.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I.(1)根据图像,X和Y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作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作生成物,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同时间同体积,物质的量变化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三者物质的量变化为(1-0.7):(1-0.9):0.2=0.3:0.1:0.2=3:1:2,反应方程式为:3X+Y(2)v(X)=0.3/(2×10)mol/(L·min)=0.015 mol/(L·min);

(3)根据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比变小;组分都是气体,容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气体密度不变; (4) 3X+Y

2Z

2Z;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