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国贸案例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B两国生产X和Y产品的成本比较 国家 产品 资本 单位 劳动 单位 资本 价格 劳动

价格 单位成本

A X 6 2 20美元 100美元 320美元 Y 2 4 440美元

B X 6 2 10美元 60美元 180美元 Y 2 4 260美元

由于A国X、Y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320/440=104/143)大于B国X、Y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180/260=99/143),根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A国在X产品方面处于比较成本劣势,因而A国应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

① 缅甸在稻米和布的生产方面均布具有绝对优势。

② 缅甸在稻米生产方面有比较利益,而在布的生产方面没有比较利益。 ③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缅甸国内稻米和布的交换比例是1:0.75。

④ 如果开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条件(1蒲式尔稻米可交换布的码数)将位于区间(0.75,1)。 29. a. 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在小麦和布生产行业间完全不可流动,美国出口小麦和进口布的结果是,使用于小麦生产行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将受益;而使用于布的生产行业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将受损。 如果各要素在行业间是完全可流动的,那么出口行业(小麦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土地——的所有者将受益,而进口行业(布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41.根据H—O贸易模型,只要H—O理论的所有假设均得到满足,贸易充分进行的结果却能使得国家间的价格和成本相等,但由于贸易是使得国家间同种产品价格和成本相等的原因,或者说国家间同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的相等是通过贸易来维持的,所以,一旦停止贸易或贸易的规模小于自由贸易时的规模,国家间的成本和价格差距又会拉大,要知道国家间成本和价格差距存在的原因在于国家间

12.假定A国X工业进口生产要素Y,且A国无论在X的产品市场还是在Y的要素市场都是小国,请根据下列信息求X工业的有效保护率。

最终产品X

生产要素Y(仅投入X工业) 的要素禀赋差异。

12.因为A国无论在X产品还是Y要素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均为小国,那么,对X产品征收19%的名义关税后,X产品的国内价格将上升为119美元;对Y要素征收10%的名义关税后,生产要素Y的价格将上升为77美元。

由于在征收关税前,X产品的增加值V1=100-70=30美元 在征收关税后,X产品的增加值V2=119-77=42美元 所以X工业的有效保护率为:

ERP=(42-30)÷30×100%=40%

自由贸易价格 $100 $70

名义关税率 19% 10%

5

15.在李嘉图模型中,设A、B两国都有10万名劳动力,如果所有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小麦,A国的产量是50万吨,B国的产量是30万吨;如果都用来生产棉花,A国的产量为2万吨,B国的产量为6万吨。

设:A国对棉花的需求曲线(单位为万吨,下同)为:DCA=-0.1(PC/PW)+3.7 B国对棉花的需求曲线为: DCB=-0.1(PC/PW)+4.5

请用图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A、B两国棉花在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情况,并求出均衡的国际棉花价格和A国的进出口量。

15.根据题意,在贸易前,A国1吨棉花=25吨小麦(PC/PW=25),B国1吨棉花=5吨小麦(PC/PW=5),所以,A国在小麦方面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棉花的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 A、B两国棉花的总需求曲线为:DCA+B=DCA+DCB=-0.2(PC/PW)+8.2 同样根据题意可得,A国棉花的供给曲线SCA=2 (当PC/PW≥25时), B国棉花的供给曲线SCB=6 (当PC/PW≥5时)。

所以,A、B两国棉花的总供给为SCA+B=SCA+SCB是一个分段函数 当PC/PW<5时,SCA+B=0;

当5≤PC/PW<25时,SCA+B=6 (仅B国生产棉花)

当PC/PW≥25时,SCA+B=6+2=8 (A、B两国同时生产棉花) 因为,在自由贸易下,SCA+B=DCA+B 所以,SCA+B=-0.2(PC/PW)+8.2

显然,当棉花价格PC/PW=5时,棉花的总需求DCA+B>SCA+B (7.2>6),所以国际棉花价格PC/PW一定大于5;当棉花价格PC/PW=25时,棉花的总需求DCA+B=3.2又小于棉花的总供给(3.2<6=,所以,棉花国际价格PC/PW∈(5,25)。而当棉花价格PC/PW∈(5,25),棉花的总供给为6,所以国际棉花价格PC/PW必定满足条件: -0.2(PC/PW)+8.2=6

解上述方程得,PC/PW=11

由此可见,在自由贸易下,国际棉花价格为1吨棉花=11吨小麦。在这一国际价格下,A国全部资源将用于生产小麦,而不生产棉花,其棉花的需求量为2.6万吨,通过从B国进口来满足(以28.6万吨小麦换取2.6万吨棉花)。B国的全部资源用于棉花生产,而不生产小麦,其棉花产量为6万吨,棉花的需求量为3.4万吨。

26.解:为生产扭曲损失。

26. 已知A、B两国国内的钢铁需求曲线方程和国内钢铁厂商的供给曲线方程如下: A国国内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P=-1/20×Q+4, A国国内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P=1/20×Q;

B国国内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P=-1/60×Q+5/3, B国国内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P=1/60×Q-1/3。

假设世界由A、B两国组成,两国间钢铁可以进行自由贸易,且不存在包括运输费用在内的任何交易成本。试求:

⑴ 自由贸易后的国际钢铁价格和国际钢铁贸易量;

⑵ 自由贸易引起的世界总福利的增量及增量在A、B两国间的分配;

⑶ 就钢铁自由贸易对A、B两国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作定性和定量分析。top↑

了求解的方便,先A、B两国供需曲线转换为Q=f(P)的形式,那么,A国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D=80-20P;

A国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S=20P;

6

B国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D=100-60P; B国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S=20+60P。

在贸易前A国钢铁的均衡价格PA=2,B国钢铁的均衡价格PB=2/3,由于PA>PB,所以,如果A、B两国进行自由贸易,A国将成为钢铁的进口国,而B国成为钢铁的出口国。A国钢铁的进口需求曲线ED(P)=80-40P,B国钢铁的出口供给曲线ES(P)=-80+120P。 ⑴ 自由贸易后国际钢铁价格PW=1,国际钢铁贸易量T=40;

⑵ 自由贸易引起的世界总福利的增量TF=80/3,其中TFA=20,TFB=20/3;

⑶ A国进口钢铁,国内钢铁价格从贸易前的2降为1,所以生产者蒙受损失,而消费者得到好处,生产者利润损失为30,消费者剩余损失为50;B国出口钢铁,国内价格上涨,所以生产者是受益者,而消费者利益受损,生产者剩余增加70/3,消费者福利降低50/3。top↑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