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技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驾驶员技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速度 B、路面曲直 C、上坡 D、下坡

79、为使学员初步了解汽车机件中操纵机件名称、作用、操作方法及正确的驾驶姿势,并懂得不同操作方法对车辆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的影响,采用最基础的训练方法是(原地驾驶 ) A、原地驾驶 B、场地驾驶 C、道路驾驶 D、模拟驾驶

80、汽车驾驶教学低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员进行基本训练,包括各操纵设备的(操作方法 )和行车基本知识

A、结构原理 B、使用性能 C、操作方法 D、故障排除

81、平稳定点停车驾驶训练,是以教练车的某一部位对正制定目标停靠,同时放置一杯水,以水不溢出为合格, 是为使训练员达到(制动 )运用平稳自如,方向盘回转适当的目的。 A、建档变速 B、加档变速 C、制动 D、转向

82、起步安全状况的确认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一环,其方法是以(观察 )为主以指示信号为辅。 A、观察 B、鸣号 C、示意 D、设想

83、起步训练时,加速踏板加油过猛,会引起汽车向前冲动,不仅影响安全,还会使汽车(传动 )机件受到损伤,应尽量避免

A、制动 B、转向 C、传动 D、悬架

84、起步训练时,感到发动机动力不足,将要熄火时应立即缓抬(离合器 )踏板,同时稍加油。 A、加速 B、离合器、 C、制动 D、副制动

85、汽车起步操作训练过程中,离合器踏板和(加速踏板 )两者之间的正确配合,是选定起步档位后能否平稳起步的关键。

A、制动踏板 B、加速踏板 C、驻车制动 D、变速操纵杆 86倒车或调头场地驾驶训练时,要求车辆的任何部位不准接触障碍物,车辆停止后不准原地(转动方向盘 ) A、 使用半联动 B、转动方向盘 C、猛加油门 D变换档位

87驾驶手动挡汽车,能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动机动力,及时、正确、迅速的(变换档位 ),是衡量驾驶员操作技能水平重要标志

A、 运用加速踏板 B、运用制动踏板 C、变换档位 D、运用离合器 88‘人工直观检验汽车技术状况采用的是(从简到繁,由表及里 ),按系分段,逐步分析,最后作出判断的方法。

A、从简到繁,由表及里 B、从简到繁、由里及表 C、从繁刀简、由表及里 D、从繁刀简、由里及表 89人工直观检验汽车技术状况的方法适用于检验(外表和直观+性强 )的检验项目。 A、外表和定量分析 B、总成和定量分析 C、总成和直观性强 D、外表和直观+性强 90、通过技术人员检查及驾驶车辆路试的方法检验汽车技术状况是(人工直观检验法 )。 A、综合分析仪法 B、人工直观检验法 C、试验台法 D、解体检查法

91、仪器设备检测法也叫可观诊断法,是在汽车(总成不解体 )条件下用测试仪器、检验设备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的。

A、局部解体 B、按需解体 C、总成解体 D、总成不解体

92、用设备检验汽车技术状况适用于汽车(不解体检验和定量分析 )。

A、解体检验和定量分析 B、解体检验和定性分析 C、不解体检验和定量分析 D、局部解体检验和定性分析

93、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的方法很多,仪器设备检验法也叫客观诊断法,其特点是(总成不解体 )。 A、局部解体 B、按需解体 C、总成解体 D、总成不解体 94、路试前整车检验要求汽车左右轴距应不大于( 5㎜ )。 A、2㎜ B、3㎜ C、4㎜ D、5㎜

95、路试前整车检验要求驾驶室及客车厢左右对称,其对称点离地高度差应不大于(10㎜ ),货厢则不大于20㎜

A、10㎜ B、15㎜ C、18㎜ D、20㎜

96、路试前整车检验要求保险杠、翼子板安装应端正、牢固,不歪斜,左右对称,离地高度差符合规定外,(灯光 )系统也应完整有效。

A、制动 B、灯光 C、喇叭 D、配气

97、在干燥不平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用拉力计测量汽车的滑行阻力应不超过汽车整备质量的(1.5% )。 A、1.5% B、2% C、2.5% D、3%

98、路上检验汽车动力性能时,一般小车用直接档,车速从20km /h加速到40km/h应不超过(10s )。 A、5s B、10s C、15s D、20s

99、汽车路试检验方法就是检验人员驾驶被检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过程中,利用经验来判断车辆各部是

2 5

否符合(机动车检验 )标准。

A、大修 B、机动车检验 C、新车 D、报废

100、使用转速表和真空计检验汽油发动机怠速时进气歧管真空度应在(57—70kp )范围内并基本稳定(低气压里以海平面为准)

A、37—50kp B、57—70kp C、77—80kp D、85—90kp

101、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发动机怠速运转应稳定,其转速应符合原厂设计规定,转速波动应不大于(50 r/min )。

A、50 r/min B、75 r/min C、100 r/min D、125r/min

102、汽车发动机启动性能检验标准要求,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时,应启动顺利,即允许连续启动不多于( 3次 ),每次启动时间不多于5s。 A、5次 B、2次 C、4次 D、3次

103、用真空表检验汽油发动机工作状况,当怠速运转时,真空表指针在44—57.3Kpa之间缓缓摆动,则表明(化油器调整不良 )

A、气门开启过迟 B、点火时间过迟 C、化油器调整不良 D、气门漏气

104、用真空表检验汽油发动机工作状况,当怠速运转时,真空表指针在46.7—53.3Kpa之间且相当稳定则表明(点火时间过迟 )

A、气门开启过迟 B、点火时间过迟 C、化油器调整不良 D、气门漏气

105、用真空表检验汽油发动机工作状况,消声器堵塞故障的特征是真空表指针起初指示较高,然后跌落到零,接着又回到(、53.3Kpa )

A、70Kpa B、40Kpa C、30Kpa D、53.3Kpa 106、采用制动距离检验行车制动性能,要求对于座位数不大于九的载客汽车,在规定道路上空载,在50KM/h的初始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19m )。 A、9m B、10m C、19m D、20m

107、采用制动距离检验行车制动性能,要求对于总质量大于4.5t的汽车、汽车列车及无轨电车,在规定道路上空载,在30KM/h的初始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9m ) A、9m B、10m C、19m D、20m 108、检验机动车行车制动性能或应急制动性能时,在规定的初始速度下及规定路面条件下空载急踩制动时,检查制动距离的方法是(制动性能路试法 )

A、制动性能路试法 B、刹车法 C、试验法 D、测试法

109、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测行车制动性能,要求对于总质量不大于4.5t的载货汽车,在规定道路上满载,在50KM/h的初始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应不小于( ) A、5.0m/s B、5.4m/s C、5.9m/s D、6.2m/s

110、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测行车制动性能,要求对于总质量不大于4.5t的汽车,汽车列车及无轨电车,在规定道路上空载,在30KM/h的初始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应不小于(5.4m/s ) A、5.0m/s B、5.4m/s C、5.9m/s D、6.2m/s

111、对于座位数不大于九的载客汽车,在规定道路上空载,在50Km/h的初始速度下,急踩制动时,测量车辆平均减速的是否符合规定的方法是(制动减速法 )

A、制动减速法 B、制动距离法 C、制动时间法 D、制动加速度法

112、采用制动检验行车制动性能,要求汽车制动力达到平衡,即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之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于前轴不得大于(20% ),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A、20% B、24% C、28% D、32%

113、采用制动检验行车制动性能,要求进行制动力检测是汽车各轮的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负荷的( 5% )

A、5% B、 10% C、15% D、20%

114、采用制动检验行车制动性能,要求汽车单车制动协调时间应不大于0.6s,汽车列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应不大于(0.8s )

A、0.2s B、0.3s C、0.6s D、0.8s

115、对于座位数不大于九的载客汽车,检验其驻车制动性能时,对于操纵驻车制动装置。施加于手操纵装置上的手操纵力应不大于(400N),其他车辆应不大于600N。 A、300N B、400N C、500N D、700N

116 对于座位数不大于九的载客汽车,检验其驻车制动性能时,对于操纵驻车制动装置。施加于脚操纵装置上的脚操纵力应不大于(500N ),其他车辆应不大于700N。

2 6

A、300N B、400N C、500N D、600N

117、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汽车空载,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质量)的20%。

A、载重 B、自重 C、整车质量 D、总重

118、对于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的机动车,其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转角均不得大于(10° )。

A、10° B、15° C、20° D、30°

119、汽车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方法规定,检验时车辆沿台板上的指示线以( 3 ~5km/h )的车速平稳前行,转向轮通过台板时,测取横向侧滑量,在行进过程中,不得转动转向盘。 A、3 ~5km/h B、 6~8km/h C、10 ~20km/h D、13 ~15km/h

120、汽车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方法是检验时应将车辆对正侧滑试验台,使转向盘处于正中位置,并以一定速度(匀速 )通过台板时测取横向侧滑量。 A、加速 B、减速 C、匀速 D、变速

121、机动车在平坦、干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道路上行驶,以10km/h的速度在5s内沿螺旋从直线行驶过度到直径为24m的圆周行驶,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不得大于(245N )。 A、245N B、345N C、445N D、545N

122、汽车转向操纵轻便性检验主要是控制机动车辆以一定车速(固定半径圆周 )行驶时,其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圆周力不得大于规定值。

A、保持直线 B、急转弯 C、直角倒车 D、固定半径圆周

123、机动车转向桥轴荷质量大于4000kg时,必需采用(转向助力 )

A、电动助力 B、液压助力 C、转向助力 D、电、液综合助力

124、是汽车在给定半周上作(匀速 )运动,然后放松转向盘汽车在转向轮回化的坐标图,借此来检验汽车转向轮的稳定效应。

A、匀速B、加速C、减速D、滑行 125、汽车前轮定位角动态检验是指汽车以一定速度稳定行驶时,用仪器测定车轮定位角所产生(侧向力 )所引起的侧滑量。

A、角位移 B、后倾力 C、外倾力 D、侧向力

126、用侧滑仪检验汽车转向轮(横向 )侧滑量时,侧滑量值以不大于5M/km为合格,A、纵向 B、横向 C、侧向 D、斜向

127、采用定方向盘转角加速行驶检验汽车转向稳定性时,若汽车加速行驶后的转向半径(越来越大 ),那么表明该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A、越来越小 B、保持不变 C、越来越大 D、变化微小

128采用定方向盘转角加速行驶检验汽车转向稳定性时,若汽车加速行驶后的转向半径(越来越小 ),那么表明该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

A、越来越小 B、保持不变 C、越来越大 D、变化微小 129、汽车(过多转向 )过大,可使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下降。

A、过量转向 B、中性转向 C、不足转向 D、过多转向 130、《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GB7258—1997)规定,当汽车转弯直径为24m时,前转向轴和末轴的内轮差(以两内轮轨迹中心线计)不得大于( 3.5m ) A、1.5m B、3.5m C、5.5m D、7.5m

131、机动车应设置转向限位装置,检验调整时应根据其车型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货运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为(5.7-12m )

A、3.7-12m B、5.7-12m C、7.7-12m D、9.7-12m

132、转向机动性表示汽车在最小面积范围内活动的能力,通常用最小转弯直径、通道宽度、(内轮差 )三个主要指标来表征。

A、转向轮夹角 B、内轮差 C、转向速度 D、转向半径

133、汽车传动轴检验标准要求,轿车传动轴花键与滑动叉和突缘键槽的侧隙应不大于(0.25mm),其他车型应不大于0.30mm.

A、0.10mm B、0.15mm C、0.20mm D、0.25mm

134、汽车传动轴检验标准要求,传动轴装上万向节后,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对于轿车其任一端的动不平衡量应不大于(10g.cm )。

A、10g.cm B、30g.cm C、50g.cm D、100g.cm

135、检验汽车变速装置,要求换挡时齿轮啮合灵便,互锁和自锁装置有效,且不得有( 乱挡 )和自行

2 7

跳挡现象。

A乱挡 B窜挡 C掉挡 D挂挡不入

136、在检验汽车前照灯的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要求前照灯在距离屏幕10m处,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0.8)(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H,其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右偏均不得超过(100mm )。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137、在检验或调整汽车四灯制前照灯远光单光束灯时,要求前照灯在距离屏幕10m处,在屏幕上光束中心高度应为(0.85-0.9)H(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其水平位置要求左灯(左偏≤100mm, 右偏≤170mm ),右灯向左或向右偏均不得大于170mm。

A 左偏≤100mm,右偏≤100mm B 左偏≤170mm,右偏≤170mm C 左偏≤100mm, 右偏≤170mm D 左偏≤170mm,右偏≤100mm

138、对汽车前照灯的要求是:远光应平直地射出,能照明车前(100m )内的道路。

A 200m B 150m C 100m D 50m

139、检验汽车的前后转向信号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及制动信号灯,标准要求白天距(100m )可见,侧转向信号灯白天距30m可见。

A 30m B 50m C 80m D 100m

140、汽车信号装置检验标准要求,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转向信号灯的闪光频率应为1.5Hz±0.5Hz,且启动时间应不大于(1.5s )。

A 1.5s B 3s C 5s D 8s

141、汽车牌照灯一般都采用功率为(5-10W )的灯泡进行照明。

A 20W B 10-15W C 5-10W D 25W

142、大修前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鉴定时,应充分了解汽车已行驶里程、使用与维护情况,其技术状况变坏的主要特征以及(燃料和润滑油消耗量 )等,以便准确地确定技术状况和安排维修计划。

A CO和HC废气排放量 B 冷却液温度及其消耗量 C 燃料和润滑油消耗量 D 滑行距离和传动效率

143、大修前对发动机运转情况进行技术鉴定时,应查听有无异响,各工况转速是否平稳,(排气 )是否有异常,机油压力和冷却液温度是否正常。

A 进气 B 压缩 C 点火 D排气

144、发动机汽缸圆度或圆柱度的磨损量是否超差是鉴定(技术状况 )的主要标志。 A 性能 B 质量 C 技术状况 D 动力性 145、对于发动机标定功率与汽车自重之比大于20-25hp/t且带限速器的大修竣工汽车,以直接挡空载行驶,从初速度20km/h加速到40km/h的加速时间应不大于( 20s)。 A 35s B 30s C 25s D 20s

146、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时,转向机构应操纵轻便,行驶中无(跑偏、摆头 )现象,前轮定位、最大转向角及最小转弯半径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A 跑偏、侧滑 B 摆头、侧滑 C 调头、侧滑 D 跑偏、摆头

147、大修竣工出厂带限速装置的汽车,每百千米燃油消耗量应不高于原设计规定值的85%,汽车走合期满后应拆除(限速 )装置。

A 加速 B 加浓 C 限速 D 保护片

148、承修单位应对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和最低燃料消耗进行测试,并按主管部门或送修单位的要求对(最大功率和负荷特性 )进行抽样测试。

A 最大转速和速度特性 B 最大功率和负荷特性 C 最大功率和速度特性 D 最大扭矩和牵引特性

149、发动机大修竣工验收标准要求,应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75-85°C时,测量汽缸压缩压力,汽油发动机各缸压缩压力差应不超过各缸平均压力的(8% ) A 4% B 6% C 8% D 10%

150、发动机大修竣工验收标准要求,应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75-85°C时,测量汽缸压缩压力,柴油发动机各缸压缩压力差应不超过各缸平均压力的(10%。 A 4% B 6% C 8% D 10%

151、在保证发动机各工况都能良好润滑的条件下,选用(黏度较小 )的润滑油,可以降低损耗,节约燃油。

A凝点较高 B 凝点较低 C 黏度较大 D 黏度较小

152、汽车燃油超耗主要受汽车的技术状况、运行条件、驾驶水平和运输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驾驶水平与车辆技术状况 )是与驾驶员机能密切相关的基本因素。

2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