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案例讲清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巧用案例讲清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用案例讲清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

作者:魏明洁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4期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本课程的任务、功能和视角,并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做到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活内容,切实把它作为教育的起点和教育背景。 政治生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把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提炼、整合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四大主题。这四大主题教师自然会精心组织教学,有效设计习题,耐心辅导答疑,这里无需再作赘述。笔者现根据本校学生生活实际去谈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主题中的我国宗教政策,就如何讲清楚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所进行的教学实践作简单介绍,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世界三大宗教在我国并行流传,除此外还有中国本土的道教,少数民族还有种类众多的地方性、民族性宗教,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人口比重大,宗教情感与民族感情联系密切,而且与国外宗教有联系和交往。所以,实行正确的宗教政策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联系我校实际,这里是一所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的学校,还经常有外国留学生,国际交流频繁。我校学生来源地特别广、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民族种类复杂多样,这其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学生,也不排除有宗教背景家庭的学生。再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将来他们会在世界各地工作、生活,接触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不可避免。所以,在中学阶段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培养对他人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尊重意识,对于将来他们今后的幸福生活、工作很有必要。

对本框题的教学,笔者采取过多种方法,相比之下,设计好案例、巧妙设定情境,效果会更好。

案例一:我校初三年级有个女生,她在胸前挂了一只硕大的十字架项链,还在同学面前招摇过市。班主任要求她取下不当的饰物,她不但不听,反而理直气壮地反驳说这是她的一个亲戚送的,如何如何珍贵,班主任干涉了她的信仰自由等等。班主任在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对她进行了教育。你同意该班主任的做法,还是同意该女生的观点? 学生讨论后明显分成两派意见(简称甲方、乙方)。

甲方: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都是由公民本人自由选择的,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行干涉。所以,该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他干涉了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