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 应预先对产品进行选型测试,确定产品的候选范围,并定期审定和更新候选产品名

单。

1.2.4.4 自行软件开发(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分离,测试数据和

测试结果受到控制;

b) 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c) 应制定代码编写安全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 d)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e) 应确保对程序资源库的修改、更新、发布进行授权和批准。 1.2.4.5 外包软件开发(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

b) 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 c)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d)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1.2.4.6 工程实施(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b) 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实施过程,并要求工程实施单位能正式地执行安全

工程过程;

c) 应制定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1.2.4.7 测试验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委托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性测试报告; b) 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

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

c) 应对系统测试验收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

d)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测试验收的管理,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

统测试验收工作;

e)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 1.2.4.8 系统交付(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制定详细的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

清点;

b) 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c) 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d) 应对系统交付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

e)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交付的管理工作,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

统交付工作。

1.2.4.9 系统备案(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系统定级的相关材料,并控制这些材料的使用; b) 应将系统等级及相关材料报系统主管部门备案;

c) 应将系统等级及其他要求的备案材料报相应公安机关备案。 1.2.4.10 等级测评(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

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b) 应在系统发生变更时及时对系统进行等级测评,发现级别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级别

并进行安全改造,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c) 应选择具有国家相关技术资质和安全资质的测评单位进行等级测评; d)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等级测评的管理。 1.2.4.11 安全服务商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b) 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c) 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 1.2.5 系统运维管理 1.2.5.1 环境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

理;

b) 应指定部门负责机房安全,并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

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c) 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

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

d) 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规范办公环境人员行为,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

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人员离开座位应确保终端计算机退出登录状态和桌面上没有包含敏感信息的纸档文件等。

1.2.5.2 资产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

置等内容;

b) 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

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c) 应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 d) 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方法作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

理。

1.2.5.3 介质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建立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放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作出规定; b) 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

人管理;

c) 应对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中的人员选择、打包、交付等情况进行控制,对介质归档

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d) 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

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

e) 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

与本地相同;

f) 应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存储,并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

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1.2.5.4 设备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

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

b) 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

设备的选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c) 应建立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其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明

确维护人员的责任、涉外维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的监督控制等;

d) 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

理,按操作规程实现主要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

e) 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1.2.5.5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

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存;

b) 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

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c) 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相关事

项进行集中管理。

1.2.5.6 网络安全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专人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

分析和处理工作;

b) 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

补丁、口令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c) 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

件进行备份;

d) 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e) 应实现设备的最小服务配置,并对配置文件进行定期离线备份; f) 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

g) 应依据安全策略允许或者拒绝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的网络接入; h) 应定期检查违反规定拨号上网或其他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行为。 1.2.5.7 系统安全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b) 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c) 应安装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在安装系统补丁前,首先在测试环境中测试通过,并

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后,方可实施系统补丁程序的安装;

d) 应建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对系统安全策略、安全配置、日志管理和日常操作流程

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e) 应指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管理,划分系统管理员角色,明确各个角色的权限、责任和

风险,权限设定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f) 应依据操作手册对系统进行维护,详细记录操作日志,包括重要的日常操作、运行

维护记录、参数的设置和修改等内容,严禁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g) 应定期对运行日志和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1.2.5.8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及时告知防病毒软件版本,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

的数据以及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

b) 应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

c) 应对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定期汇报等作出明确规定; d) 应定期检查信息系统内各种产品的恶意代码库的升级情况并进行记录,对主机防病

毒产品、防病毒网关和邮件防病毒网关上截获的危险病毒或恶意代码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并形成书面的报表和总结汇报。

1.2.5.9 密码管理(G3)

应建立密码使用管理制度,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1.2.5.10 变更管理(G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