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贵妃 九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谈杨贵妃 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杨贵妃 九

历代文人文学作品中的杨贵妃形象 摘要 杨贵妃,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女性。她的偶像化过程与中国古代其他历史人物偶像化、神化、仙化的过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异之处。以传统演艺为考察重点,从几个层面的分析即可透视出杨贵妃形象流变的过程。 首先,精英主流文化层,特别是史官、文人对杨贵妃的评价、吟咏,使杨贵妃以不同的形象深入到民间,并在传统演艺作品中得到展现。其次,传统演艺中李隆基、杨贵妃仙化的形象,与李隆基以及整个明皇时代对道教的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杨贵妃因为唐玄宗的关系热衷道教活动,也有意抬高道士的地位,后来的文艺作品中尊她为“太真妃子”便与此有关,她因此也逐渐被视为道教仙真。再次,李、杨之间的帝妃之恋能够为普通民众所传唱,杨贵妃能成为群体公认的“有名的形象和典型”,这背后其实有着大众所能接受的民俗元素。笔者从深层民俗文化来考察杨贵妃偶像化现象,发现杨贵妃在民间是被视为“性及生殖崇拜”之偶像的。此外,从中国戏剧发生于古代民间祭祀礼仪的观点出发来考察杨妃戏,发现有关杨贵妃的戏剧是属于冤鬼镇魂剧一类,杨贵妃是作为“冤鬼”“孤魂”在民间祭祀礼仪上得到祭祀的。 通过对杨贵妃形象演变的分析,可以知道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是各有千秋。

《长恨歌》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地描述了

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入梦来”,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侧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夕殿莺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暑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蛾”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

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 《长恨歌》的多重意蕴是在故事发展中体现的,按照情节发展和情绪变化,长诗可分成四个部分。从开头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第一部分,除末两句摄下文外,前面三十句是铺叙和渲染杨妃擅宠,李杨欢爱,情绪上突出一个“乐”字。但“乐”是当事人之乐,作者在叙述时却伴有矛盾复杂的心情。尽管《长恨歌》主要是以“情”入手,并没有写成政治讽谕诗,但李杨题材的多义性与作者内心的复杂性都决定了白居易不可能完全超越该题材的历史现实限制去纯粹言情,这种帝妃之恋毕竟不能等同于热烈纯洁的青年男女之恋。于是,从“芙蓉帐暖度春霄”的缠绵携带出“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误政从“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专一携

带出“姊妹弟兄皆列土”的跋扈从“可怜光彩生门户”的羡艳携带出“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反常的社会心理。这些纷繁热闹的描写中,对君王示爱方式是有所不满的。但不满极有限度,隐去了贵妃原为寿王妃的事实,不涉及人伦道德,更无杨妃干政的事实或企图,说来说去,无非是宫廷热恋,受宠超过一般程度。因而可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却又不显得抵触矛盾。诗的第二部分由“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到“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写杨妃命丧马嵬和玄宗幸蜀后的思念,情绪上突出一个“悲”字,乐尽哀来,体现了乐极生悲,祸福转换的关系。诚如李商隐诗中所言,是“自埋红粉自成灰”,但一个弱女子,在关键时刻,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送上政治祭坛,充当替罪羊,又是多么地残忍!

马嵬坡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清代吴乔撰《围炉诗话》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隐然,最为得体”。 清代蘅塘居士(《唐诗三百首》编者)评此诗说“唐人马嵬诗极多,唯此诗深得温柔敦厚之旨。

想像当年杨玉环被赐死的情形,替杨玉环鸣不平;思量杨玉环与李隆基的遭遇,又为他们的悲惨结局而感到惋惜。

据史,娶杨玉环那年,李隆基六十一岁,杨玉环二十七岁;赐死杨玉环那年,杨玉环三十九岁,李隆基七十三岁。如此看来,李杨之间的爱情与性关系不大,因之,也更具纯真性。只可惜,他们纵有“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盟誓,也没有“世世代代,永做夫妻”的命运。这也许就是李杨爱情千古咏唱久唱不衰的原因了。

清平调 清平调词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共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完全是形容杨贵妃的美丽。 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形容女性美貌的经典名句。意思是衣裳象云霓一样,容貌象花朵一样。这个“想”字有“想象”、“希望”等意思,有人理解云希望象贵妃的衣裳那样美丽,花希望象贵妃的容貌那样娇艳。 第二句“春风拂槛露华浓”。饱含露珠的花朵当然是最美丽的,这里的“春风”既是指自然的春风,也是指君王的恩泽。和煦的春风吹拂玉栏下的花朵,娇艳的花朵含着露珠更加浓艳。当然这首诗整体是赞美杨贵妃的美丽和幸福。 第三和第四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群玉山是王母居住地昆仑山,瑶台是天空中的神仙居住地。“若非”和“会向”是当时的口语,相当于“即使不是??也是??”乍一见到贵妃,感觉好像即使不是在王母娘娘那儿遇见,也是在瑶台这样的地方相逢。形容李白见到杨贵妃时惊为天人的感觉。 第二首进一步描绘贵妃的美丽,也肯定了唐玄宗的艳福。

“一枝红艳露凝香”也是形容女性美丽的名句。一枝红艳的花朵带着露珠,凝聚着清香,不仅有视觉,还有嗅觉,这就不是虚幻的,而是身边实实在在的美人。而楚王云雨巫山的神话只不过是梦幻而已,所以说“云雨巫山枉断肠”。 第三首是写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

的。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是指牡丹和美人相互映衬,让唐玄宗喜笑颜开。把“倾国”代指美女,典出汉武帝时期李延年的《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追问这样的佳人在哪里?李延年就把自己的妹妹献上,得到汉武帝的极度宠幸。“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里的“春风”就是借代君王,意思是杨贵妃化解了唐玄宗无穷的欲望烦恼,所以持宠娇媚地斜靠在沉香亭的阑干上。

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贵妃之美,是让云和花都惭愧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贵妃之姿,是堪比嫦娥仙子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贵妃之容,是美如飞燕也不可比拟的。诗仙李白诗绘亲眼目睹的贵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