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讲坛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含期中测试) 导学案带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校讲坛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含期中测试) 导学案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主张事物对立面,正反两面要想清。 百家争鸣好形式,儒道墨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 ”的学说,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 ,爱惜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又是大 。他创办 ,广收门徒。他注意“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知识点2 思想家老子

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知识点3 百家争鸣

墨子是 的创始人。他主张“ ”“ ”,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是战国时期 的代表人物。他要求统治者用“ ”治国,轻徭薄赋。 庄子是学派代表人物,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

韩非是 学派代表人物,他主张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 。他提出建立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 国君的赏识。 兵家鼻祖是杰出的军事家 ,著有《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当堂训练

1.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2.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下面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 ) A.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B.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C.严刑酷法,加强君权 D.倡导兼爱,反对战争

4.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寓意为塞翁丢失的马,带着塞外的宝马回来了),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5.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之一理念的( )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7.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A.新兴地主的产生 B.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分封制瓦解

8.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非相攻。??(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1)这话是哪位思想家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是哪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上述言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产生这一思想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联系今天的现实谈谈你的感想。

课后作业

10.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位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

A.孙膑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11.《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2.阅读下列材料: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的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 教育对象: 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直击中考

13.(2014·咸宁)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春秋无义战 D.仁政

第二单元测试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Z_X_X_K][来源:学_科_网合分人 复分人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如果你要去考察商朝后期和西周时期的古都风貌,你应该去( ) A.河北和山东 B.云南和河南 C.陕西和北京 D.河南和陕西 2.某校学生主办的板报“历史天地”上有一件青铜器的照片(右图所示)。你知道这件青铜器是什么时候铸造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

3.战国时期,国土主要在长江流域的大国是(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4.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5.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影响巨大。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白渠 D.大运河

6.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 A.《论语》 B.《史记》 C.《离骚》 D.《道德经 》 7.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8.近年来,“矿难”屡见不鲜,许多私营矿主在不具备生产条件下坚持生产,置矿工生命于不顾,甚至与地方官员相勾结。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中央派谁去治理最有效果(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

9.为了能够让历史课变得丰富有趣,李老师让学生准备一节活动课。在活动课上,张明同学扮演孔子时应该选择的台词是( )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0.创造新的诗歌体材——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屈原 B.孔子 C.孟子 D.扁鹊

11.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来源:学科网]A.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努力种田和织布 12.《尚书》中记载道:“唯殷(商朝都城)先人,有典有册。”殷人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13.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葬丧费用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钱财好办丧事。这事说明东周初年( )

A.周天子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可以继续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取代了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继续存在纳贡义务 14.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兼爱、非攻 B.“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祸福相依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5.右图是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成套青铜编钟,它的出土充分说明( )

A.我国古代音乐在春秋战国达到很高水平 B.夏朝时开始从西域吸取西域音乐

C.西周时大型宫廷舞有了大型的音乐器械 D.是为了商朝时的软舞做伴奏的 二、知识联想

16.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出相应的内容。(11分)

(1)约公元前1600年, 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建立 ,定都镐。

(2)商朝有著名的青铜器,其中有最大的青铜器 和造型奇特的 。 (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4)齐桓公任用 为相,改革内政,以“ ”为号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5)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后来把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 ”。 三、历史诊所

1.7.依据所学的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前()内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0分) ()(1)东周可以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其中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改正: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珠江流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改正: ()(3)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改正: ()(4)战国时期,人们制定农历来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改正: ()(5)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采取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使齐桓公最先称霸。 改正: 四、材料分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