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范例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本科毕业论文-范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探讨降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措施的有效性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分为相对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其中“健康”领域“目标”的第一条为“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在“内容与要求”的第一、二、五条分别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指导要点”的前两条则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情绪安定、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特别将“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单独提出,都体现了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视,体现了对幼儿健康发展的更为全面和深层的解读,尤其体现了对初入园小班幼儿安定情绪、适应环境的关注。

每年九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睡等,有的孩子还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活动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的方式发泄,这些就是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在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之初,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大部分都处于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过渡阶段,有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在这一时期里,如何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安抚幼儿的情绪、促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便成为这一时期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涉及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这一时期幼儿园工作开展关注的难点之一。幼儿园在新生入园前后都会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来缓解小班新生的分离焦虑,使幼儿园的工作得以比较顺利的开展。然而,各种各样的措施,哪些才是缓解分离焦虑的有效的措施呢?这是我想探究的,更是幼儿园教育实践需要的。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意义

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随着幼儿分离焦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的研究渐次增多,与之联系的研究主要包括焦虑研究、亲子依恋研究、社会性发展研究等等,以“分离焦虑”字样出现的研究,既有医学界病态分离焦虑症的研究,也有教育界教育对策的研究。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等都可以用来解释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习性学的依恋理论较全面地阐述了依恋与分离焦虑的关系??一项理论的完善要建立在众多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分离焦虑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为有关分离焦虑理论的完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和材料,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分离焦虑

5

探讨降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措施的有效性

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减少其不利的影响。

(二)现实意义

“我要妈妈!”“我要爸爸!”一阵阵的哭闹声不绝于耳,这是我每次回家后看到小外甥与姐姐或者姐夫分开时表现出来的。在我去幼儿园见习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的幼儿哭着冲出教室门口要去找妈妈,有的幼儿则坐在地上或椅子上哭??这是每年九月份幼儿园开学之初小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次看到这些现象我都希望能为这些幼儿做些事情来帮助他们平静下来,这促使我更加关注这一问题。这一时期出现的分离焦虑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得到缓解,使幼儿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尽管如此,也曾有幼儿因为新入园分离焦虑过重而缺失了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案例,于是我就在思考: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影响?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最有效的?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一系列的疑问及不解让我选择了以探讨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问题有效性措施作为我的研究内容,从现象开始了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研究这一问题是给幼儿园制定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和策略参考。在幼儿园或家庭实际的操作中,都将幼儿的分离焦虑作为一种有害心理问题来加以防止,一是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正常进行,二是可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较少考虑到分离焦虑本身对幼儿的影响及意义。希望本研究使实践中的教师及家长相对较全面的而细致地认识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从而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1. 有关分离焦虑的研究

1) 有关分离焦虑内涵的研究

凯根等 (1978)认为,分离焦虑指的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分离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忧伤,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是6个月到20个月婴儿的典型行为,其高峰期一般在13月龄到20月龄之间,在其他年龄阶段也有所表现1。鲍尔比也指出,分离焦虑是儿童对失落的恐惧与害怕,儿童将与依恋对象的分离解释为一种生存威胁,进而产生分离焦虑

1

Kagan J.kears ley,R. B, & Zelazo ,P, ( 1978). Infancy: Its place in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探讨降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措施的有效性

2

。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分离焦虑是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这

种焦虑是个体因不能达到目标而使自尊心受损时,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而又带有恐惧的负性复合情绪3。此类观点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反应。

然而,如果儿童面对分离时的情绪和行为反映超出了适度的水平,就会成为分离焦虑症。依照 DSM-IV的界定,分离焦虑症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应的、过度的焦虑4。患分离焦虑的个体一般会表现出与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抑郁和一些受焦虑影响的不安行为,哭泣、身体不适、逃避行为及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是其主要症状 ( Eisen,et al 2001)。此类观点是从神经症角度分析,认为分离焦虑是一种焦虑障碍。

2) 有关分离焦虑产生原因的研究

① 与主要抚养者的分离

鲍尔毕将分离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庭环境中几分钟或几小时的短暂分离,另一种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被迫分离。婴儿与父母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 “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儿童痛苦的第一个诱因是与亲近的人的分离;第二个原因是失败;第三是遗弃,暂时或永久的,生理的或心理的遗弃都会引起悲痛。”5

“Campbell在对发展性焦虑研究进行回顾后提出在生存过程中产生分离的条件是一个重要变量。引起焦虑的两个条件是直接分离(unmitigated),即儿童与父母完全分离,独自呆着;间接分离(mitigated),即儿童与父母分离,但与其他人在一起。”6

② 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和害怕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7认为人的一生中,人格发展要经过八个发展阶段或矛盾冲突阶段(Erikson,1950)。他假定人格发展是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解决遇到的冲突或危机的能力相一致的。这八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是:信任对不信任。艾里克森认为,人需要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可预测感,这样就能够产生信任,不会害怕,这是发展自我认同需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如果我们向外探索,想要驾御周围的环境,那么就要在环境中感觉到安全。在亲人离开后,婴幼儿哭的时候,他的照看者如果很亲切地对待他,使他受到很好的照顾,感受到安全,他就会发展信任感。 3) 有关影响分离焦虑因素的研究

① 家庭养育特征

Ainswoth (1961,1971)等人认为:婴儿的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养育特征。研究者对26个家庭进行了长期观察,并按母亲的养育特征划分为4个维

2

Bowl by J.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3. 穆燕:《幼儿入园父母必读》,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5. 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 PA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 l Disorders,4th Ed.( DSM -IV).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1994. 5

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17. 6

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65. 7

[美]Richard D.Parsons & Kimberlee S.Brown 著.郑丹丹译.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6-79.

3

7

探讨降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措施的有效性

度,即敏感性——迟钝性;接纳性——拒绝性;合作性——干涉性;易接近性——漠视性。研究发现:儿童的依恋特点对应于母亲的养育特点。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敏感性、接纳性、合作性、易接近性4个方面均有较高的得分,这些母亲倾向于鼓励儿童探索,对孩子敏感,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拒绝、缺乏耐心、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拒绝型婴儿的母亲倾向于干预和忽视,不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另有学者(Clark&Sterwart,1981)将母亲的养育特征分为反应性、积极情感表达和社会性刺激3个维度。反应性包括对儿童哭、叫喊、语言的反应的比例;积极情感表达包括有感情的接触、鼓励说话、表扬等;社会性刺激包括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说话及模仿婴儿的频度。结果表明: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在3个维度得分都比较低,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母亲均有较高得分。这结果印证了Ainswoth的观点。

② 儿童自身因素

“一项追踪研究(Kagan,1991)发现,一些婴儿天生难照料,易烦躁、爱哭叫、不易抚慰,不喜欢密切的身体接触,拒绝养育者的亲近,形成稳定依恋时间较晚。而另有一些婴儿天生喜欢拥抱、抚慰、爱笑、与母亲积极交往,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Kagan认为: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由儿童气质决定。容易教养的儿童通常被归为安全型依恋,难教养的被归为反抗型依恋,行动缓慢者被归为回避型依恋。研究表明(Clakins&Fox,1992):在24个月的婴儿中,反抗型依恋的婴儿有更多的抑制性,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有更多的非抑制性,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两方面比较适中。”8

“Hinde指出,人类婴儿拥有对环境的具体“调节权”。由于儿童积极把握环境,从而减少了分离焦虑;并且儿童通过追随母亲和积极接近他人来控制与安全基础距离。由于母亲的暂时分开,当儿童不能使用自己的权利时,他们就通过寻找可靠的安全基础来调节分离忧虑,以致于最终达到降低对分离的焦虑。”9 4) 有关缓解分离焦虑的研究

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的一个宗旨就是认为情绪可以由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引起,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曾举例说:“??我们所以感到悲伤是因为我们哭泣,害怕是因为我们发抖,??”虽然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学说把情绪与外在的表情之间的关系弄颠倒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得到广泛的运用和验证。我们常说“越哭越伤心”,其反意就是“不哭慢慢就不会伤心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当幼儿停止了哭闹的生理行为,幼儿不愉快的情绪才会慢慢平息。

“伊扎德在研究儿童的游戏与情绪之后认为,儿童用重复的游戏帮助自己去处理本来是势不可挡的情境,例如,去控制可能产生的焦虑,他进一步假设游戏在整合情绪的各个成分上,以及在更成熟的人格发展上具有一种重要的作用。”10

89

蒋长好.依恋研究述要[J].池州师专学报,2003(12):92.

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68. 10

朱立新.幼儿入园初期亲子分离焦虑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1(2):44.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