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公需科目标准化理论方法实践试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河北公需科目标准化理论方法实践试题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业资料分享.

命力和灵活性。” 正确

63、伴随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企业IT系统的云化将成为大趋势。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需求对厂商提出更多开放、合作的要求。

正确

正确

64、深圳市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

65、“标准孵化工程中心”已纳入到北京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创新技术支撑工程,通过构建标准、专利、人才的孵化机制,集成标准化、知识产权、检测、认证等服务,为深圳企业提供高端集成式服务平台。

错误

66、2013年新年伊始,一个与标准化工作相关的议事协调新机构在上海市诞生了,这就是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设立的标准化委员会。

错误

67、某种意义表明“标准化”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对“秩序”和“规则”的要求,也是世界“本质存在的秩序和规则”的必然反映。

正确

68、需要对“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加以扩展——由技术层面扩展到公平与效率层面。

正确

正确

69、经济层面的标准化,简言之是对效率的关注。社会层面的标准化,简言之就是对公平的关注。70、从技术层面看,基础性、公益性、保障性的标准应当多样化。

错误

71、过去标准制定更多是政府的事,现在则更多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要面向市场,标准也像商品一样,多品种,多规格地适应市场需要,市场的选择成为标准这个产品的生命力和价值的体现。

正确

72、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是标准化是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正确地理解和实施标准化不仅不会妨碍创新,恰恰会促进创新。

正确

正确

73、无论国家发达与否,标准化都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74、标准化过程需要进行必要的协调,尤其是部门职能原因导致的认识不一致。需要本着“标准化原理和服务对象需求”的精神,超越部门利益,站在更高的立场,在坚持原则基础上,达成一致。

正确

标准化作为科学管理的一种手段,可以为行政命令、“红头文件”提供技术支撑。政府文件具有部门规章性质,依据部门职能和《行政许可法》起草制定和发布执行,而标准则属于产品或服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协商一致的性质,由企业或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依据《标准化法》制定、颁布和执行。

正确

正确

75、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对标准国际化的迫切要求。

76、为提高ISO标准的全球适应性,积极推动‘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有效’。IEC也提出使IEC标准进一步反映市场需求,使其合格评定与认证能实现‘一个IEC标准,一种测试方法,全球接受一种标志(如IEC标志)’。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标准国际趋同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正确

77、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过去没有标准的产品、服务都会制定相应的标准,而已有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也会在一定时间后为适应需求的多样性,被更新、更全面的标准所替代。

.WORD完美格式.

正确

.专业资料分享.

78、任何企业、行业、国家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应制定或参与制定技术标准。 错误

79、科学化地开展标准化工作不仅不会限制创新,而且恰恰是为创新准备必要的条件,可以说标准化是创新的平台。

正确

单选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 )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2、惠特尼是实行( )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

A:标准化

3、1906年英国颁布了( )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

4、( )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 )——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 ),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7、标准是( )。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

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8、标准化是( )。 款的活动

9、简化原理是( )。10、统一化原理是( )。11、通用化原理是( )。 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2、系列化原理是( )。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

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3、组合化原理是( )。

A: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

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分享.

14、模块化原理是( )。 C: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生产出一

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然后,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和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5、采标是( )。施

16、采标的原则是( )。

B:凡已有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

D:将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并贯彻实

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17、质量功能展开法是( )。

C: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

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和质量工程工具,用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保证 18、正交试验设计法是( )。

A: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

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19、三次设计法是( )。

D:包括系统设计(第一次设计)、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和容差设计(第三次设计)。

它是一种优化设计,主要用于质量管理前期的技术开发、 产品开发、工艺开发,从而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开发周期

20、数据统计标准体系主要有( )个方面的标准。 21、标准体系表是( )。

C:6

B: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C: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

22、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 )。 23、标准体系表包括( )。 24、产品标准是( )。

B: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

A: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A:如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

25、对于一些门类中类别较多的产品,产品标准还进行分层( )。规范和详细规范等

26、按照标准趋向的划分,可以分为( )。 27、服务标准是( )。 28、服务标准的编写( )29、技能标准包括( )。30、职业资格标准属于( ) 准

C:规范性标准和引领性标准

B: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实用性的标准

A:要基于顾客导向的标准化原理进行,可以按服务流程编写,也可以按服务要素编写 A:工作要求和比重表

D: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属于工作性质的标准,但其作用和功能则覆盖到管理和技术标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分享.

31、NVQ是( )。 B:B NVQ是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的英文字母缩写,是英国

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2、职业能力倾向是( )。 提交

33、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是( )

B:人和组织

A:“企业标准体系了

D:从业人员在学习和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潜力

34、有关组织的标准,最基础的就是( )。

35、卓越绩效模式是由国际上著名的三大质量奖(( )、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的评奖准则所体现的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B: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

36、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所制定的标准。“管理事项”主要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等与技术标准相关联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

A:管理事项

37、工作标准是指: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所制定的标准。“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

D:工作事项

38、管理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和联结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纽带,工作标准是实现管理标准的保证和企业标准化的( )。

B:重点

B:一组固有特

39、国家标准(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对质量下的定义为:( )满足要求的程度。性

40、质量标准是产品生产、( )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

A:检验

41、ISO26000的制定促进了( )共识的形成,包括对社会责任定义、理解、原则、核心主题等的理解和认识,并开创了ISO标准制定史上新的篇章,将标准从技术领域扩展到人权、劳动标准等社会领域,为统一全球社会责任的定义及其理解搭建平台,并扩大其在社会责任领域标准制定的影响力。

B:社会责任领域

A:自愿性

42、ISO26000是社会责任领域的一个( )指南,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也不用于认证。

43、中国以ISO26000为蓝本,着手制定( ),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统一的指导。2012年,国家标准委正式启动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标准历时三年,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终于2015年6月向社会发布 任国家标准

44、我国于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进一步确定了我国的标准体系、( )和运行机制的框架。

B:标准化管理体制

C:社会责

45、2015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提出:“加快( )建设,做好标准化重大改革与标准化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的有机衔接; ——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提出法律修正案,确保改革于法有据。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WORD完美格式.

A:标准化法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