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足部护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糖尿病的足部护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死,是糖尿病的主要且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 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高达50%以上,截肢后30天内的死亡率约为10%。糖尿病足虽然诊断容易但治疗却相当困难,其最根本且最有效的治疗是预防。有效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最有效且最关键的手段,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截肢率。本文阐述对临床上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无一例并发糖尿病足。 [关键词]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糖尿病足早期临床表现为双脚皮肤瘙痒、怕冷、畏寒、皮肤发白或变紫,以及伴有刺痛和麻木感、走路时突然下肢疼痛等。严重者常表现为下肢皮肤溃疡,更甚者可因发生下肢坏疽而被截肢,甚至死亡[1]。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截肢率高达50%以上。糖尿病足诊断容易,治疗困难,但预防确实有效。

2010年6月份至今,我工作所在医院把糖尿病的自我足部护理内容纳入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中,取得很好效果。随诊58例患者无一例因并发糖尿病足而引起截肢的后果。

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工作所在医院收住糖尿病患者共有5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8-86岁不等。临床诊断明确,文化程度最高本科,最低文盲,均对其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宣教及指导。定期随访及随诊,无一例并发糖尿病足。

2.足部护理

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 %的患者避免发生足部溃疡,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教育和指导与宣教,建立良好的足部护理行为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并且极其重要的环节。

2.1每天常规检查双足 经常检查双足足背动脉的搏动、血管弹性、皮肤色泽及温度,包括足底、足趾以及趾缝等易受挤压的部位,每一处皮肤都需要用手指细致地触摸检查,任何异样或受伤之处都应特别注意,如水泡、划伤、皮肤发红、皮肤发硬、破损、擦伤、局部发热、局部发凉、脱皮,裂口等。注意趾甲是否过长、过厚、是否有嵌甲,是否有劈裂,是否有甲沟炎,注意趾甲是否有颜色变化。例如黄绿色可能为霉菌感染,紫红色可能存在甲下出血。如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如发现该类异常,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求医,切不可等闲视之,贻误了治疗时机。

1

2.2保持足部卫生 每日洗脚,更换鞋袜。但洗脚前一定要先用手或温度计测试水温,要求水温不超过体表温度,以将水放至手背至皮肤耐受为宜(一般为37-39度)。因水太热容易烫伤皮肤,因微循环障碍和血管病变使皮肤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供的减少也使皮肤没有足够的血液把热量带走,使热量在局部聚集发生烫伤。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烫伤,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损失,所以强烈建议糖尿病患者洗脚时一定要慎重;而水太凉又不利于血液循环。泡脚时间也不宜太长,以5-10分钟为宜,泡脚时间太长,水温下降,也不利于血液循环。洗脚宜用中性柔和且对皮肤无刺激的肥皂。不要用力揉搓。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轻轻擦干,尤其是足趾间[2]。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肤不易觉察的损伤,洗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能很容易地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2.3修剪趾甲 趾甲过长易折裂而伤及甲周组织,剪趾甲不对也易伤及甲周组织而出现感染。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进行,这样先使趾甲软化以避免趾甲劈裂。修剪趾甲时光线要好,患者视力较差或手发抖时,应由视力较好的家人帮助修剪,以免伤及甲周皮肤组织而造成感染。趾甲应该平剪或者直剪,切勿弯剪,更不要将趾甲剪得太短,不要深入剪至弯角位置,以免损伤皮肤剪破甲床,引起甲沟炎;也不要挖掘脚趾甲周围的软组织,以免导致局部感染;。剪趾甲时如果发现趾甲有剪裂、颜色有变化、甲周皮肤有红肿,应立即到医院处理,切勿使用非专业人士处理。修剪脚趾甲后,应锉平边缘锐利或突起部分,以免刺伤邻近的脚趾。长入肌肉内的趾甲可能会引起感染,如果趾甲很坚韧,并有畸形或增厚,应去请医生帮助处理。 2.4修除角质层 角质层俗称胼胝,是导致足部溃疡的重要隐患,应及时消除。角质层的修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损伤正常组织。修除角质层时,先用温水洗脚使之软化,然后用木砂纸磨去角化层,最好不要用锐器去削割。修除角质层时勿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每天一点点地修除,每次修除后的表面涂以适量润滑剂。修除角质层时如果出现疼痛或出血,提示伤及正常组织,患者应立即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若生有鸡眼应请专科医生检查,接受正规的治疗。患者不要自己盲目修剪,更不要随便使用“偏方”外敷。

2.5保持皮肤润滑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等现象,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为保护皮肤,使之柔软,不发生皲裂,每天可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润滑剂,但切勿涂抹于趾缝间。并轻柔而充分地按摩皮肤,直至吸收为止。如为汗脚,出汗过多易致真菌感染,可用医用乙醇擦拭足趾缝间,也可撒些中性或无刺激性的粉剂如爽身粉或淀粉于脚趾之间,鞋内和(或)袜子内。在洗脚时可于洗脚水中加少许醋液,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另外,勤换鞋袜也是保持皮肤润滑的办法之一,最好每天中午换一次鞋子和袜子,使双足尽可能保持干爽。

2.6选择合适的鞋袜 选用鞋子应够长、够宽、够深,给双足以宽松的空间,选用的鞋子要透气性好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质地宜平滑、柔软,以牛皮鞋,布鞋,旅游鞋为宜。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硬皮鞋、塑料鞋和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穿新鞋,尤其是新皮鞋时,要循序渐进,第一天最好只穿1小时,以后每天增加1小时。另外还要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可能存在的异物,以保证穿鞋前要确认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另外,最好有两双鞋子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燥。袜子不宜选择不透气的尼龙涤纶袜。以棉质地和羊毛质地为好,既吸汗又透气。袜子要大小适合,不要穿有松紧带的袜子。每天要换袜,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防脚的压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2

2.7预防足部意外受伤 由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造成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这种变化在足部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皮肤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和汗液分泌异常,使足部的防御功能下降,形成无知觉足,使足部保护性反射丧失,易受到各种创伤。因此应严禁赤足行走,除在早晚起床时可以使用拖鞋外,平时不要穿拖鞋,最好不穿凉鞋,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火炉等,以免烫伤,足凉时可多穿一双袜子,睡觉时可穿棉质护脚套,以免足部冻伤。还要尽量避免修脚以减少足部受伤的几率。

2.8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8.1 步行运动 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将损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小限度。而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步行是糖尿病病人的相当不错选择。建议每天晚饭后快步行走30分钟,运动时以不感觉足部疼痛为宜,尽可能定时定量,量力而行并且持之以恒。但有高血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者,不宜参加。

2.8.2适当按摩 指导患者家属或协助患者进行足部按摩,其主要的方法是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直至膝盖部位,双侧足部及小腿各按摩3~5min ,加强对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的按摩,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擦伤皮肤[3]。每次按摩约10分钟,每日早、中、晚各一次。

2.8.3腿部运动 经常做腿部运动,利于下肢血液回流,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血管闭塞形成血栓,对预防糖尿病足有一定作用。其具体方法是双手扶椅子,一只脚踩在砖上,另一只脚向上提起,前后甩动提起的脚,甩动10次后脚尖着地,踝关节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分别旋转各2次,然后再交换另一只脚重复做上述动作,每次重复15~20次,每日2~3次。另外,也可以做其他类似运动,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运动等[4]。 2.9皮肤水泡护理 糖尿病性皮肤水泡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部位,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如有水泡和足癣病人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脚,每日3次,不超过1周。保持水泡部清洁,对紧张性水泡应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2.10创面治疗护理 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局部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等[5]。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局部照射,也可用磺胺银粉、VitE和氯啡林软膏交替涂创面,促进干燥、生肌、活血化瘀。

3健康教育

3.1加强卫生宣教 利用查房,健康宣教,宣传页等诸多形式进行糖尿病足知识的教育,强调绝对戒烟戒酒,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足的清洁卫生,避免足部损伤。同时作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保持乐观开朗,具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严格控制血糖 血糖只有保持在正常范围,才能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控制血糖首先要管住嘴,其次是迈开腿。采用节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 和运动等措施。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运动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另一重要措施。饮食和运动治疗适用于病情轻、年老、肥胖者,对于严重的患者或伴有并发症者只能做辅助治疗。对特别需要的患者采取定时、定

3

量、定营养要素不定食品饮食疗法。禁食含糖量高的糖类食品及高胆固醇食物,尽量减少外出饮食和宴会。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对治疗远期达标和预防糖尿病足有战略意义。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食,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3餐食量分配各1/3,避免饱餐。检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6]。

3.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 严禁吸烟,以防小血管收缩痉挛,影响血液供应,加重肢体及心肌缺血。乙醇会使血糖降低,诱发低血糖,故避免饮酒。

3.4家庭健康教育 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患者家属的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足将威胁到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足的症状表现、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将有助于减轻其危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自我足部护理教育应当规范化、形象化、个体化,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生动性,要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患者容易理解、容易记住、容易操作,并调动患者、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三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并发症的预防。

总之,早期自我足部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坏死的关键,应把规范的自我足部护理纳入到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中去,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足的危害,进行规范的自我足部护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减少或杜绝因糖尿病足引起的截肢的后果,减轻经济和社会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06-808 2.李仕明.老年糖尿病与糖尿病足[J]. 实用老年医学, 2009,92-93

3.范丽凤.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6,34-36 4.许琪.糖尿病足32例综合治疗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1998,15(4):215-216 5.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

6.范海萍.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研究,2006,10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