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1)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一对一的进行心理辅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开展心理咨询,建立部分学生心理档案,对特殊个案作专门研究。成立学生联谊会。开展心理抗挫训练的大课堂。展开心灵教育手记活动。利用媒体形成学校生活家庭一体的网络联系,对问题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抗挫折心理训练,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为我们的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5、分层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切磋交流,查遗补漏,归类整合,撰写实验阶段工作总结。为下一阶段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6、搜集了大量的在实验阶段中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研究变化过程性资料,研究员及时撰写了实验阶段性论文,并有部分论文在县级以上论文参评中获得了等次奖。

第四阶段: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

1、结合本课题继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上了两节示范课,对已形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验证和提高,以求不断巩固、完善和更新。 2、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列入“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再分层次对全体学生推广验证的结果进行一次普查,搜集和整理农村中学生经过课上抗挫训练之后的转变。

3、收集、整合各类研究资料,撰写了阶段性论文。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各学段组对本学段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2、召集课题总结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拟定结题报告提纲,确定结题报告撰写者。 3、撰写《结题报告》。

4、整理全部研究材料,出版课题研究的《材料汇编》。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经过近两年半的时间的课题研究,通过归类、整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如下成果。

1、完成了《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课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现象形成原因的调查报告》

2、完成了《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课上抗挫心理训练的过程报告》 3、撰写了题为《改变不良情绪,塑造阳光心态》的论文。 4、

八、探究了农村中学生课上不良现象及形成的原因

农村中学生课上出现的不良现象是复杂多样的,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统计我们找到了七个方面(其中包括是十个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不良现象。它们是:厌学现象;缺少坚持学习的恒心;自制力差;上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的现象;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不管对错都想试试,不动脑思考,浅尝辄止;自卑的现象。同时调查和统计了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原因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

自尊心的增强和成人感的出现,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时虽然也知道应该学习,却又忍不住相对抗父母和教师,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坚持学习的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我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他们偏激、扭曲的个性。他们因知识、思考能力的局限,对人对事的评价常常是偏激的,不成熟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性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他们的恐慌和盲目表现,常引发一些超常行为的发生。随着生理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性心理开始萌动,他们内心不安、恐慌,同时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吸引异性的举止上。有时,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做些超常行为

当然这些因素对农村的孩子来说,也并不是天生的,均与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有着直接的原因。

2、客观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因素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①、不当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农村家长教育子女方式简单,要求苛刻。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顾子女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加以训斥、打骂,导致学生恐惧上学、厌恶学习,出现逃学旷课现象;有的家长,缺乏民主观念,对孩子严肃过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忽视孩子不安、委屈和恐惧的内心感受,孩子一有差错,就用棍棒解决,不容辩白,家长的打骂非但没能改变其错误行为,反而使其滋生了“拳头就是一切”的错误念头,同学间一有矛盾,他们就用拳头来说话,不许反抗,行为极为蛮横、粗鲁。

②、不利的家庭环境,致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频繁、严重,更能导致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离异家庭、“隔代监护”家庭、“留守孩子”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和矛盾家庭。 学校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评价体制的不足。导致老师们“重智育,轻德育”,导致老师们加班加点的进行课业辅导,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心理辅导。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