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详解】

A、步骤Ⅰ沉降和过滤去除的是水中的不可溶性杂质,此项正确。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此项正确。C、液氯是水厂等常用的消毒剂,可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此项正确。D、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解性杂质,不是纯净物。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D项。 2.A 【解析】

A、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食用水果和蔬菜可为人体补充维生素,正确;B、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再次造成空气污染,错误;C、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缺少钙元素造成的而不是缺铁,错误;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和土壤,增产粮食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错误。故选A。 3.B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无明显变化,说明Y在氢的前面,X在氢的后面,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过一会儿,表面有Z析出,说明X在Z的前面,故其顺序为Y>X>Z,观察选项,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A. 铁丝伸入稀盐酸中,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选项错误;

B.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和和硝酸,反应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选项正确;

C.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OH)2+H2SO4=BaSO4↓+2H2O,选项正确。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

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5.B 【解析】 【详解】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使得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故选C. 考点:燃烧的条件 7.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钙B氯化钠均不发生变化。C.浓盐酸有挥发性,溶液质量会减少。D.氢氧化钠有潮解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且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所以应选D项。 考点:常见的物质 8.C 【解析】 【详解】

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读数为5时,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g的药品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称得的药品的质量大于5克。故选C。 9.A

【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10.A

A、B、【解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空气组成中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错误;C、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D、酸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不是二氧化碳,错误。故选A。 11.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C2H2+5O2【详解】

A、该反应是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选项A正确;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2×2+1×2)×2]:(16×2×5)=13:40,选项B不正确;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选项C正确;

D、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D正确。 故选B。 12.D

【解析】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B、糖类与淀粉属于包含关系,淀粉属于糖类的一种,故B错误;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中和反应属于一种特殊的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故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乙浓盐酸具有挥发性,HCl逸出使盐酸质量减少变小 【解析】 【详解】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能使盐酸的质量变小,故选乙;

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HCl逸出使盐酸质量减少;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稀释,从而使质量分数变小。 【点睛】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能使盐酸的质量变小,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

点燃 4CO2+2H2O。

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稀释,从而使质量分数变小。 14.③ ⑥ ① ② ④ ⑤ 【解析】 【详解】

(1)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来制霓虹灯;故填:③; (2)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⑥; (3)纯牛奶富含蛋白质,可用于解重金属盐中毒;故填:①;

(4)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面包发酵;故填:②; (5)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包装食品;故填:④;

(6)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填:⑤。 15.钢 涤纶 水和氧气 Fe2O3 稀盐酸 硬度大、密度小 【解析】 【详解】

(1)钢是一种铁合金,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钢;涤纶;

(2)钢铁的锈蚀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稀盐酸来除铁锈,故填:水和氧气;Fe2O3;稀盐酸;

(3)玻璃钢具有硬度大,密度小材料轻便等优点,可以作为替代金属和塑料的理想材料。故填:硬度大、密度小。

16.HCl 吸水 H+ 氢氧化钡 【解析】 【详解】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H+;

(4)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使用的碱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可以鉴别。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等于 28.6% 加入溶质乙(或蒸发水或升高温度等) 【解析】 【分析】

(1)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分析。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2)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可查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意义进行计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