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德州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德州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德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高,利用价值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为发展玉米产业化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因此,种好玉米、提高单产、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对促进德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总结了一套玉米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1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选择品种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选择省级以上关部门审定并推广的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管理条件的优良品种;不能盲目追求高产,相同条件下选择抗病品种,并做到良种良法良肥相配套,以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优质夏玉米应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如浚单20、郑单958等品种。 2 精耕细作,适时播种 2.1 选地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要选择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 目前玉米生产耕作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耕作粗糙、翻地深度不够、打茬不彻底,这势必影响玉米生长的保苗率,后期没有趟地培土,耕层达不到深度,保肥、保水能力降低,出现早衰,影响产量,所以翻地起垄时一定要精耕细作。

2.2 种子处理

催芽播种是多年生产实践中保全秧苗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应继续推广使用,特别是选择晚熟品种和适合后期播种的品种更应该催芽播种。

现在很多种子都是药剂包衣后包装经销,既方便又省事,但是药剂包衣的种子不能浸种催芽,播前浸种易使种膜脱落,而失去包衣效果。播后剩余种子必须销毁或地下深埋。 2.3 适时播种

玉米的最佳播种期是在外界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地 温稳定在6℃~7℃时可以抢墒播种。在墒情合适的情况下,夏玉米直播越早越好.提倡小麦收获当天播种玉米。若播种时墒情不好,灌区 可先播种后灌溉,尽可能避免先灌溉造墒,影响播种机组下地,耽误播种时间。一般播种时田间相对持水量在70%-75%。最佳播种时间为6月l一15日。 2.4 播后复土,镇压保墒

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证全苗、齐苗、壮苗的重要技术环节。粘土地、洼地,深度要2~3cm,砂壤地、岗地适当深一些约3~4cm。播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保证一次拿全苗。 2.5合理密植

密度不合理就保证不了单位面积的有效株数,是玉米单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紧凑型玉米种植7.20万~8.25万株/hm2 ,半紧凑型种植6-3万~7.5万株/hm2。早熟玉米种植7.50万~8.25万

株/hm2 ,晚熟玉米种植5.25万~6.00万株/hm2。一般大田等行距为60 cm左右;大小行时.大行距为70~80 cm,小行距为30~40 cm。 3.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是喜肥作物,在玉米增产的诸多因素中,肥料的增产作用占30%以上。但是施用的肥料品种、数量、施肥时期、施用方法不当,都会直接影响肥料作用的发挥和产量的提高,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施肥。

在肥料运筹上。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在玉米拔节前用完(可作为基肥、种肥、苗肥施用,尽量早施);氮肥分期施用,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粒肥。

3.1 苗肥 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施氮肥总量的30%左右,同其他肥料一起,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距苗15~20 em,深施 15 cm左右),以促根壮苗。

3.2 穗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55%~60%,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玉米配方肥(N:P:K=30:5:10)450 kg/hm2, 以促穗大粒多。

3.3 花粒肥 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 ,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全苗、壮苗,为玉米高产打 好基础,苗期管理要适时间苗、定苗。另外还要做好化学除草工作。

化学药剂除草技术推广以来,玉米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节省了大量的铲趟成本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化学药剂除草已经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肥力较好、杂草基数少一次性用药或第一次播后除草时亩用阿特拉津胶悬剂300~400g ,加150~200g 乙草胺对水40kg 进行播后封闭。喷时必须用规定用药和对水量施用,一亩地至少2~3壶水。第二次施用时每亩用20%克无踪,100g对水20kg超低量进行除草,应在玉米拔节期后期进行除草,效果很好,喷施时千万要药液避开玉米植株,否则将会产生药害。 4.2 孕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秆、大穗、粒多,玉米在生长前期气温较低,生长缓慢,吸收养分较少,应重施攻穗肥。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4.3 花粒期与灌浆期管理

花粒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玉米需肥需水量最大。花粒期的主要目标是攻粒,田间管理中要加强肥水管理,此期为玉米水分临界期,要及时排灌,保持适宜的水分,在土壤瘠薄、底肥不足或追肥不足时应补施粒肥,同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此期主攻目标是保持群体较高的光合能力,并使更多的光合产物运送到籽粒中。一般此时不需施肥,但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5%~80%,遇旱要及时浇水,遇涝要注意排涝。同时注意去除下部老叶。 4.4 人工去雄,辅助授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