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临沂市名校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临沂市名校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 B.2s时H2的转化率为40% C.2s时N2与H2的转化率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生成0.6mol/L=1.2mol,则: 氨气为2L×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1 3 0 变化量(mol):0.6 1.8 1.2 2s时(mol):0.4 1.2 1.2 A.根据v=

D.2s时H2的浓度为0.6mol·L-1

ΔC计算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 ΔtB.根据α=转化量/起始量×100%计算用H2的转化率;

C.N2、H2起始物质的量为1:3,二者按1:3反应,故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 D.根据c=

n计算。 V详解: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生成0.6mol/L=1.2mol,则: 氨气为2L×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1 3 0 变化量(mol):0.6 1.8 1.2 2s时(mol):0.4 1.2 1.2

0.6molA.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2L=0.15 mol?L-1?s-1,故A正确;

2s1.8mol×100%=60%;故B错误; B. 2s时H2的转化率为:

3molC.N2、H2起始物质的量为1:3,二者按1:3反应,故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故C正确; D.2s时H2的浓度为

1.2mol=0.6mol?L-1,故D正确。 2L所以本题答案选B。

2.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

水一共有( ) A.3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H与16O、17O、18O组成三种,D与16O、17O、18O又组成三种,H、D一起与16O、17O、18O又组成三种,共九种。 答案选C。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NaOHFe(OH) ??FeCl2???A.Fe??2??Cl2点燃22?2SO2????H2SO4 B.S???点燃22?HNO3 ?NO???D.NH3???催化剂B.6种 C.9种 D.12种

OHO高温2??CaSiO3 C.CaCO3????CaO??高温SiOOHO【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铁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铁,即使铁过量,也不能生成氯化亚铁,故A不选; B.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不能直接生成硫酸,故B不选;

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高温下和二氧化硅反应可以生成硅酸钙,故C选; D.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

铁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铁,即使铁过量,也不能生成氯化亚铁。和铁与氯气反应相似的反应还有: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即使氧气过量,也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即使氧气过量,也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 4.下面所写的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其类型都正确的是 ..A.

B.2CH3CHO+ O2 → 2CH3COOH 氧化反应 C.CH2=CH2 + Br2 → CH3CHBr2 加成反应 D.HCOOH + CH3CH2OH 【答案】B

【解析】分析:A.是苯的硝化反应,注意硝基的书写,结合取代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B.根据守恒关系

HCOOCH3CH2+ H2O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分析,方程式是否正确,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C.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判断;D.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分析判断。

详解:A.是苯的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但硝基苯书写错误,应该写成

,故A错误;

B.2CH3CHO+O2 → 2CH3COOH,-CHO转化为-COOH,O原子增加,为氧化反应,故B正确;C.CH2=CH2 +Br2 → CH2Br CH2Br,产物的结构简式书写错误,故C错误;D.HCOOH+CH3CH2OH HCOOCH2CH3+H2O,产物书写错误,故D错误;故选B。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1mol H2O含有的质子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22.4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个,故A正确;

B.水是10电子和10质子的微粒,故1mol水中含10mol质子即10NA个,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 N2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故C错误;

D.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故D错误; 故选A。

6.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答案】B 【解析】 【分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a的核外电子总数应为8,为O元素,则b、c、d为第三周期元素,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应为Al元素,d与a同族,应为S元素,b可能为Na或Mg,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详解】

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顺序是Na(Mg)>Al>S>O,A错误;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

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因此Na或Mg在4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B正确;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S的氧化性比氧气弱,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先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C.D.【答案】A

【解析】分析: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钠,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B.铁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铁;C.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详解: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钠,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所以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选项A正确;B.铁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铁而不能得到氯化亚铁,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而得不到硫酸铵,选项C错误;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得不到1,1-二溴乙烷,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8.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